日前,一段 7 歲女孩因為要為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 10 歲姐姐捐獻骨髓,每天跑步 10 公里的影片引發較大關注。跑步和捐獻骨髓之間有什麼聯絡?解放日報 · 上觀新聞記者採訪專家得到了答案。
10 歲女孩涵涵去年 6 月,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骨髓移植。經過配型結果比對,她的妹妹琪琪,是最合適的人選。"增重到 50 斤"是醫生給妹妹的任務。為此,小女孩咬著牙每天跑步鍛鍊自己,一跑一上午,每天 10 公里,雖然學校已經開學,可現在為了姐姐,她也無法到校繼續學習。一向不熱愛體育運動的她,已經堅持了超過一週。
想要增重,是小女孩每天跑步的原因。為捐獻骨髓而增加體重的新聞,大眾並不陌生—— 2019 年,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9 歲男童馬子彥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每天吃 5 頓;2020 年,珠海工作的周先生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12 歲的女兒配對成功但體重才 70 多斤,為救爸爸,她每天吃 6 餐,吃到吐還要堅持;在上海工作的甘肅隴南小夥劉智傑,為了幫助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體重較輕的他增重加鍛鍊,從 110 多斤增重到 140 斤……
"在一定情況下,增重是非常必要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醫生陳勤奮告訴記者,骨髓移植的關鍵之一,就是受者(病患)得到足夠的造血幹細胞數量,在安全的時間範圍裡重建造血功能,否則會很危險。"按照體重可以粗略估算人體血容量,一般年齡越小體重越小,因此像未滿 18 歲的未成年人,尤其是體重很輕的兒童作為供者的,往往因為情況特殊而緊急,基本(和患者)都是親緣性的,非這個孩子不行的時候。"她強調,如果受者和供者的體重差距過大,那這個孩子可能無法提供體重較大的患者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所以就會要求其增重。
陳勤奮告訴記者,無論是跑步還是多吃,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增重,但她給到需要增重供者的建議是:運動結合飲食,而不提倡透過暴飲暴食來增重。"所以那個女孩透過跑步結合良好的飲食來增重,是比較科學的。因為透過運動,一方面可以增加肌肉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食慾,達到既快速又健康增重的目的。"
據介紹,同樣是增重,有增肌和增脂肪兩種方式。肌肉比脂肪比重更大,運動結合健康的飲食,可以達到增肌的目的,這樣增重效率高,且不會對供者的身體產生負面作用;相反,如果僅僅透過吃高熱量的食物在短期快速增加體重,那可能是增肥而不是健康的增重。"
作者:姚勤毅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