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的道理我們都懂,所以開始重視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然而,廚房有個髒東西常被忽略,且所有食材都會與之接觸後再進入口中,危害健康與無形。這個東西就是——砧板。別不相信,此前就有相關報道。廣東中山1歲男童,因發燒、嘔吐一週就醫,不僅被檢查出感染上了會引發肝衰竭的肝吸蟲,還染上了會嚴重致殘致死的腦部寄生蟲!
這麼小的孩子,到底是怎麼被寄生蟲找上門的呢?原因竟是家中無論生熟食物,長期用一個砧板來切,導致了交叉感染。
01
砧板為何成為
“健康殺手”?
砧板,每個家庭都會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天都會用到的砧板,真的可能比馬桶還髒。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 International)2011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單位面積相同,砧板的含菌量能達到馬桶蓋上的 200 倍!美國哈佛大學一組研究資料顯示,日常家用的砧板,其細菌含量高達2.6萬個/cm²。
而且,使用超過3個月的砧板,每平方里面含有2億個細菌!
砧板被賦予烹飪食材的好幫手,日復一日承受著來自菜刀的“親切問候”,留下了縱橫交錯的痕跡,這些狹小的縫隙很難清理。
我們在砧板上切肉、殺魚,這些生食含有肉眼看不到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再加上一頓家常菜可能既有生肉,又有熟肉,還有各式各樣的蔬菜。生食和熟食長期用一個砧板,不僅容易造成交叉汙染,也更容易給細菌繁殖帶來不同的養分。
試想一下,倘若用這樣的砧板給孩子做輔食、切水果,那細菌、寄生蟲不都間接跑進孩子肚子裡了嗎?
02
砧板雖小,殺傷力極強!
2020年,央視《健康之路》節目上曾列舉過砧板中可能存在的細菌: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大腸桿菌、寄生蟲、黃麴黴......
雖然在生活中,很多細菌會和我們相伴而生。但像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它們也會成為致病菌,攻擊我們脆弱的免疫系統。而日常使用的砧板,主要感染的致病菌,是能致命的黃麴黴素。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扎心的案例。北京的一家四口,相繼被檢查出得了癌症,電視臺做了很多調查後發現:導致家人患癌症的原因,是沒有經常清洗、晾曬和定期更換的砧板。
黃麴黴素有多可怕?
1毫克就可以致癌,20毫克就可以致命。是世衛組織劃定的1類致癌物。
中毒前期可能會出現發燒、嘔吐、厭食等症狀,後期則可能出現腹水、下肢浮腫等,進而導致死亡。
03
不想惹上細菌、寄生蟲,
這樣做!
由此可見,錯誤的使用和清洗砧板的方式是大忌,為了避免讓細菌鑽空子,小編有幾個方法。
No.1
避免生熟混用
很多家庭都是一塊砧板物盡其用,切完肉順便切個蔬菜和水果。但這麼做會引起交叉感染。長期下去,砧板也無疑成了一個細菌培養皿,文中的兩個慘痛的案例就是源於這個不好的做飯習慣。小編建議家中應至少備上2-3塊砧板,分別用來切肉類生食、蔬菜水果和熟食等,如果需要給寶寶做輔食,最好另外再準備一塊。
No.2
砧板勤更換
無論什麼材質的砧板,最多兩年就要換掉!據《消費者報道》實驗資料顯示,使用超過2年的砧板,無論是菌落總數,還是黴菌和大腸桿菌群數比使用不到2年的要多得多!
No.3
砧板正確清洗
很多人用完砧板後拿抹布擦一下,或者用清水衝一衝,然後斜放到碗架。然而這些操作並不能殺死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倘若砧板晾乾不徹底,潮溼的環境會讓細菌更容易繁殖。特別像木砧板與竹砧板,因為這些材質都是纖維素,有很強的親水性,水分揮發較慢。正確清洗很少做到,就更別提深度清洗了。小編的建議是,每週至少對砧板進行1次深度清洗。具體操作如下:切完魚、肉、海鮮等食材,砧板上難免會留下腥臭味,可以用洗碗布蘸取少量白醋擦洗,然後放通風處、自然風乾。這樣做可除臭抗菌,減少細菌的滋生。
如果砧板上有陳年汙漬或頑固油汙,砧板上撒一把鹽,再切半個檸檬,用檸檬蘸鹽反覆擦拭。這樣做可以去除重油汙,並讓砧板變得光亮。
平時也可以用食用鹽加檸檬,或者用小蘇打來擦拭砧板,最後用清水清洗乾淨,放置通風處,自然風乾。像木製和竹製這兩種砧板容易乾燥開裂,以及發黴。有個養護小技巧——油+保鮮膜。先剪下一塊兩倍於砧板大小的保鮮膜,在保鮮膜上倒上少量平時炒菜用的食用油,均勻塗開後放上砧板,再將砧板的表面塗上食用油並抹開,然後用保鮮膜包裹,讓油脂被吸收。最後撕掉保鮮膜,用清水洗乾淨,放在通風處晾乾。
對了,很多家庭可能平時會用洗潔精清洗,其實這種方式並不安全。據《消費者報道》報道,其曾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3款洗潔精,結果顯示13款洗潔精都檢出了殘留(殘留量在0.3~1mg/kg),且去汙能力越強的洗潔精,殘留量越大。
用清水清洗多次可能會減少殘留,但畢竟砧板上有劃痕,縫隙裡很難確保是否被清洗乾淨。所以小編不建議使用,從源頭上避免殘留。
無論什麼材質的砧板,都要定期深度清洗,避免生熟混用,並建議2年左右更換。這種做飯習慣要引起重視哦,特別是有孕婦和孩子的家庭,她們的抵抗力比較弱。安全無小事,處處要留心~因一塊小小的砧板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實在是太惋惜了!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