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水葛(拔膿膏)
來源產地為蕁麻科植物霧水甚的帶根全草。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於潮溼的山地、溝邊和路旁或低山灌叢中或疏林中。
分佈於甘肅、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等地。
別名地消散、膿見消、喂膿膏、田薯、石薯、水麻秧、拔膿膏、山參、糯米草山三茄、生肉藥。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長30-90cm。不分枝或下部有1-3對分枝,莖細弱常呈匍匐狀,無毛或疏被租毛。葉對生,或莖頂部的葉互生;葉柄長O.3-1.6cm;托葉卵狀披針形,脫落;葉片膜質,卵形至寬卵形,長1.5-4cm,寬0.5-2.5cm,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鈍,全緣,兩面疏被貼伏的粗毛,通常下面較密,上面鍾乳體點狀,稠密,基出脈3條。
花小,組成腋生的團傘花序,雌雄花混生;雄花淡綠色或帶紫色,花被片卵圓形,長約1mm,先端急尖或呈短芒狀,疏被短柔毛,雄蕊4,突出;雌花花被壺狀,長約1.5mm,上部2齒裂,被柔毛。
瘦果卵形,長約1mm,先端尖,黑色。有光澤。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性狀】性狀鑑別 乾燥帶根全草,根系細小,主莖短,分枝較多,疏被毛,紅棕色。葉膜質而脆,易碎,葉柄纖細。氣微,味淡。
性味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涼。
清熱利溼,解毒排膿。用於痢疾,腸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癤腫,乳腺炎。
《中藥大辭典》
性涼,味淡。
解毒消腫,排膿,清溫熱。治瘡,疽,乳癰,風火牙痛,腸炎,痢疾,尿路感染。
《中華本草》
甘;淡;性寒
清熱解毒;清腫排膿;利水通淋。主瘡瘍癰疽;乳癰;風火牙痛;痢疾;腹瀉;小便淋痛;白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