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話,爸媽都是為你好,不會害你”,從小到大,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乖巧,懂事,似乎只有這樣,父母才會喜歡自己,也似乎只有這樣,長大之後才能有出息。
不可置否,辛苦養大我們的父母,在大部分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更加光明的前途,都在真心替子女考慮,
為子女好,然而子女也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兩代人之間在某些時候還是會爭執不休,父母的好貨真價實,但父母的控制慾也貨真價實。
越是強調孩子要乖巧,懂事的父母,其實有著更強的控制慾,而他們也未曾設身處地地以子女的身份和角度來看法子女提出的在他們看來極為不合理的某些要求。
而那些聽話,懂事的孩子,又真的會如父母所希冀那般出人頭地嘛?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並且越是聽話,懂事的孩子,越難有出息。
1.聽話,懂事意味著無條件順從,否認自身主體性
在中國式文化環境中,大多數中國人都講究面子與人情,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中國人在的地方,那麼一定會散發出強烈的“人情味”。
面子文化下的中國式家庭也充滿了無盡的攀比,子女與子女之間的攀比,父母與其他鄰居之間的攀比,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成為了他們進行攀比的籌碼。
“你家孩子可真懂事,聽話,不像我家的只知道是胡鬧,成績還差”,於是他人口中的懂事與聽話強化了父母的虛榮心,回到家庭以後,父母也開始用各種方式來培養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會為了父母多愛自己一點,多關心自己一點而用自己的懂事與聽話表示出自己對父母的愛,同時也會伴隨著對父母要求的無條件順從。
父母培養了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自然是省心又省力,不僅能夠得到他人的羨慕,還能減少自己對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與付出。
而那些無條件順從父母要求的乖孩子吞下的人成千上萬的委屈,沒有父母知道,他們只享受乖孩子帶來的省心省力,
那些從小就學會否認自身價值與主體性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又怎麼會與命運爭搶到本就屬於自己的成功,又怎麼會有信心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
難有出息也是情理之中。
2.懂事,聽話意味著犧牲與放棄,孩子會有更多心理問題
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每個人都有著這五種最基礎的需求,需求的滿足是人的天性與本能使然,只有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們才能將這種需求滿足帶來的愉悅感轉換為對生活與社會的積極適應。
反之,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要求放棄自身需求的實現,那麼他也很難用正常的心理去適應社會與生活,需求的匱乏會導致人心靈上的掙扎與折磨。
懂事與聽話,對孩子來說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需求。要以父母的需求為主,這樣當然能培養出一個大孝子,甚至還是個愚孝子。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所壓抑的慾望與需求從未消失,它們會轉換為一種更加消極的物質存在於人的潛意識之中,並且會讓人變得極端。
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過猶不及,過度懂事與聽話對一個孩子來說,也代表著過度的敏感與冷血,為什麼說冷血?因為他們在不斷放棄自身合理需求的那一刻,或許已經積累了無數對父母的怨恨,久而久之也會產生更多心理問題,只是他們沒有發洩出來。就像高分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萬事都得謙讓他人。
剋制慾望與天性的人,要麼是聖人,要麼是魔鬼,而這個世界往往是從善如登,從惡如流,極度隱忍之下,走上極端之路也是必然。
譬如“北大弒母案”就是典型的代表,當懂事與聽話成為了一個孩子優秀的唯一憑證時,就不要怪孩子過分冷漠與極端,萬事皆有因果,過猶不及。
3.懂事,聽話的孩子大多缺乏獨立性,不具備冒險與反抗意識
除了那些總是隱忍的孩子外,還有缺乏獨立性的孩子,也會在父母眼中表現出懂事,聽話的樣子,因為此時的他們儼然成了父母的附屬品,寄生於父母,因此要順從父母。
而時代的發展讓人的思維具有極大的侷限性,不同年代的人所具備的思想是對該年代的對映,具有一定的階段性。
用父母那個年代的標準與觀念來指導新一代的年輕人,顯然太過牽強,對人好不是你覺得好就算好,好要講究方式,不講究方式的好就是控制與自私。
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接納自己的人生被操縱,父母尚且厭惡子女對自己的違逆,又何況本就有著對自己人生被決定權的子女。
懂事與聽話在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父母好,而不是為了孩子好,假使你只需要孩子懂事,聽話,那麼何苦送他上學,接受教育,接受智慧。
既然已經接納過新事物,又怎麼會被舊事物所捆綁,過時的理念與好配不上父母想給予子女的愛,也不應該成為阻礙兩代人關係和諧的絆腳石。
當你的孩子知道決定自己的人生,開始判斷你的好是否是他所需要時,你應該欣慰,你的孩子具有獨立意識與自主意識,而不是隻會逆來順受的被動接納別人給予的所有事物。
所有成大事者,大多是叛逆的人,因為聽從本心在很多時候要違逆無數人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