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就入伏了,也是就是“初伏”。
此後,將進入“三伏天”,高溫酷暑,被稱為“最難熬的日子”。
但“冬練三九,夏養三伏”,三伏天,正是逼出寒氣,冬病夏治的時節。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時節。
“熱在三伏”,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體寒氣的好季節,不可太貪涼。
伏天開始,人體陽氣逐漸達到頂峰,腠理開洩,一旦著涼,寒邪易趁機入侵。
一旦,夏季體內有陰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發病或加重,若是能祛除體內寒邪,就可緩解或治癒冬季易發病,助力身體健康,少生病。
三伏將至,做好這5件事,逼出體內寒氣,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第一件:飲茶
進入三伏,以熱制熱,採取“熱養”法。
首先,就是要喝點熱茶,不僅解渴,還可解暑祛溼。
三伏天,喝冷飲不如喝熱茶,冷飲只能短暫地給人體降溫。
熱茶,不僅解暑消渴,還能夠促進排汗散熱,提高脾胃運化能力。
1、婆婆丁山刺玫茶,下火疏肝
入伏後,稍微不注意,便會導致身體出現上火之症。
婆婆丁,在夏季隨處可見,用其泡水,清熱、解毒、利尿,瀉火除溼,可以改善上火嗓子疼,還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
並且,婆婆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稱,被中藥界譽為清熱解毒的“八大金剛之一”,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預防伏天上火。
而山刺玫花泡水,可疏肝解鬱,理氣化瘀,改善不良情緒,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避免伏天“情緒中暑”。
再加上山刺玫花性質溫和,搭配寒涼的蒲公英,不寒不燥,泡水代茶飲,下火消炎,疏肝理氣,對伏天健康,十分有益。
2、紫蘇生薑飲,解暑降溫
紫蘇葉,陳皮,生薑、冰糖適量,入水同煮,待涼後飲用即可。
紫蘇葉,可發汗解表,生氣寬中,健脾祛溼、防暑降溫。
生薑,驅趕病邪,助陽氣發散以排寒。陳皮健脾和胃,搭配在一起,驅寒排溼,十分有益。
第二件:喝湯
入伏後,人們容易食慾差,胃口不佳。
此時,需要健脾、開胃,喝點熱湯,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1、冬瓜湯
冬瓜,帶皮煮湯飲,可防中暑。
冬瓜,是高鉀低鈉型蔬菜,可消腫利尿、防止中暑。
冬瓜皮,利水作用較強,消熱毒、利小便,入伏後,用冬瓜帶皮煮湯,可以利水祛溼,排毒,對健康,十分有益。
2、西瓜翠衣湯
入伏後,冰鎮西瓜,少不了。
而在吃西瓜的時候,除了吃西瓜瓤,西瓜翠衣,也不要扔掉。
西瓜翠衣,是指中間那層,味甘、性涼,清熱解暑、止渴利尿。
入伏後,用新鮮的翠衣煮湯,可清熱解暑,有助於防上火,是不錯湯飲選擇。
第三件:泡腳
入伏後,堅持熱水泡腳,祛除暑溼,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泡腳水溫42℃~45℃為宜,輔以花椒、生薑、艾草等,效果更佳。
1、花椒水泡腳
在泡腳水中,加點花椒,祛除寒氣、除溼除燥。
用一個棉布,包10克花椒,用繩繫緊,加水煮40分鐘。倒進洗腳盆,要漫過腳踝,這樣效果更好。
2、生薑水泡腳
生薑水泡腳,促進腳部血液迴圈,消除疲勞、驅走體內寒氣,促進新陳代謝。
用一個棉布包,準備好一定量的薑片,然後將放進棉布,繫緊包好之後,放入水中開大火煎煮,要將生薑的藥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後,用其泡腳即可。
第四件:運動
入伏後,雖然天氣炎熱,也依然不能太懶,要注意適當的運動。
1、散步
入伏後,可以選擇“走暑”去,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
清晨或傍晚,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多走走路,對身體健康有益。
“走暑”是有訣竅的,要把握三個原則。
①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最省體力,且有利於保持良好心態,一般40分鐘,2~3公里是最合適的。
②走硬不走軟:不要因貪圖涼爽和舒適,在河灘、溼地和草地上行走,這樣既沒有在硬地上行走效果好,也不安全。
③走階不走坡:若去野外爬山郊遊,上下山時儘量走石階,少走山面斜坡。
最後,走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補水,隨身備一瓶水,適當補充水分很重要。
2、游泳
入伏後,經常游泳,也是不錯的運動。
游泳時,由於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要高15倍,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恆定,不易中暑,並且,游泳還可增強心肺功能,可以說是夏季最佳運動。
當然,也只能適當游泳,不宜強度太大,不然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也會受不了。
第五件:不貪涼
入伏後,最不能貪涼,貪涼,爽快一時,此後或許要遭罪一年。
1、空調不貪涼
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
如果溫差過大,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
2、不貪吃冷飲
冰淇淋、冷飲,適當吃解暑,大量吃會傷身。
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粘膜層變薄,出現粘膜水腫和糜爛。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食用冰飲,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所以,冷飲一定要適量,切莫貪吃。
3、不貪洗冷水澡
入伏後,很多人喜歡衝冷水澡。
然而,出汗後,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衝很容易感冒。
此外,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血壓高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沖涼水澡,還容易誘發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胃腸疾病。
所以,炎熱的夏季,也依然要洗溫水澡,切莫貪涼。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