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以前很聽話的孩子,為什麼上學了之後經常和父母起爭執?說他兩句,就轉身關門,對什麼教育都充耳不聞。其實,這種情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常見,父母和孩子之前平常的對話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演變為爭吵。
媽媽對兒子說:"你快點把作業做完,不要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話音剛落,孩子就有點生氣地說:"我知道了,你不要總是嘮叨我。"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他:"這是在提醒你,提醒幾句都不行了?"孩子馬上拿起手機直奔房間,不聽媽媽說的其他話。第二天媽媽發現兒子還是沒做完作業,似乎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還嘆息一句:"和他溝通越來越難了!"
本來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最終卻落得溝通困難的結局。細看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我們能在其中發現不少的問題,導致親子之間爭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父母沒能體會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回應父母,結果就造成了溝通阻礙。
人與人需要溝通,這是每位父母的共識,而且良好的溝通還是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發展的基礎。但是,親子間的溝通難題依舊困擾著不少家庭,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與父母溝通起來如此困難呢?
從心理學角度看,"PAC理論"能夠專業地解釋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思維,如果父母發現自己與孩子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那麼就需要警惕"PAC理論"所描述的心態失衡的現象,用科學的知識搭建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PAC理論:和孩子溝通困難的源頭在何處?
1. 什麼是PAC理論?
早在1964年,加拿大心理學家伯恩在分析人際社會的交往邏輯時,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PAC理論。伯恩在所著《人們玩的遊戲》中明確提出,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共有三種自我心理狀態:父母心態、成人心態、兒童心態,PAC理論的名字取自"父母"、"成人"、"兒童"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
這三種狀態都是個體無法自主控制的,一直蘊藏在潛意識當中。但是當某一種人格特徵顯露後,就會影響個體的性格變化,交往方式也隨之大變。
2. PAC理論中三種人格特徵的特性
父母心態:權威主觀、關心愛護
成人心態:客觀理智、刻板冷漠
兒童心態:幼稚衝動、活潑可愛
這三種狀態都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狀態。比如在安慰他人的時候,個體可以切換"父母心態",表現出發自內心的關心和愛護,那麼他人對你的印象就更加好;需要審視事件和分析邏輯的時候,成人心態就能發揮很好的價值,客觀理智慧夠幫助個體解決問題;兒童心態常常出現,每個人都有活潑可愛的一面,同時幼稚和衝動的行為也常常發生。
3. PAC理論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
在家庭教育中,PAC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而且如果家長能夠學習PAC理論,那麼親子溝通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首先,家長應該根據教育背景和場合的需要,及時進行心態轉換,不要死磕在"父母心態"中。比如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用"成人心態"改變自己的角色,用成年人理智的想法引導孩子學習;在生活過程中,"父母心態"經常處於支配性地位,關心孩子的起居、愛護孩子,給孩子最充足的陪伴;在休閒娛樂過程中,家長則應該切換"兒童心態",用童真童趣的一面融入孩子當中,把自己當作孩子的玩伴。
適時地運用PAC理論中的三種角色,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能適應孩子的心態和需求,如此才能有效與孩子進行溝通。
PAC理論心態失衡現象:溝通失敗的三大表現
1. 心態錯位
心態錯位,指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家長切換錯了心理狀態,導致最後的教育結果也偏離正確的方向。
比如說,有的父母在遊戲娛樂的過程中,沒有變為"兒童心態",而是出於擔心和憂慮,成為了"父母心態",對孩子處處管束、處處干涉,那麼孩子就會不勝其煩,親子溝通就會不順利。
2. 心態錯對
相比起心態錯位強調的是教育環境,心態錯對強調的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選擇的應對方式。
情況1:"父母心態"對"父母心態",這種情況下孩子與父母都充滿了怒氣,會覺得對方做得不對,而自己才是正確的,常常因為意見不一致而產生衝突。
情況2:"兒童心態"對"兒童心態",親子雙方都意氣用事,不懂得顧忌後果。
情況3:"父母心態"對"成人心態",孩子會指出父母的不足,但父母卻把一切的錯誤歸咎在孩子身上,不懂得客觀分析
情況4:"兒童心態"對"成人心態",孩子能夠冷靜理智,但父母自己卻任性妄為
3. 心態結構僵化:
心態結構一旦僵化,就表示父母已經沒能力作出心態轉換,固定某一種心態。這樣就違背了PAC理論在家庭教育應用的初衷,如果不能做到心態過度,很可能就意味著親子之間難以情理交融。
如果家長總將自己的心態放在"父母心態"和"成人心態"上一成不變,那麼家長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融入孩子的生活,孩子要不對你敬而遠之,要不就不願意和你作伴。
孩子常常被約束在父母身邊,還會出現逆反的心態;
而且,"兒童心態"也不是萬能膏藥,如果家長一味強調"兒童心態",時間長了家長的威信也就蕩然無存。所以,合理的運用PAC理論,意味著家長要避免出現狀態上的失衡,避免PAC理論出現錯位、僵化的現象。
如何避免"心態失衡"現象?親子溝通問題如何解決?
1.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應激發交流的興趣
在一項青少年調查中,問題是:與父母溝通困難的原因是?很多孩子選擇的答案是:沒
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很難找到話題。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和父母說話,只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而且家長主動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大多都是問學習問題,日復一日,孩子聽個開頭就不想再交流下去了。所以,家長應該學會找到激發孩子交流興趣的點,從學習問題中抽離出來,問一些生活小事或者是找一些有意思的話題,擺脫自我中心的僵局。
2. 接納孩子的不足和負面情緒
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處理自身的負面情緒,有時候會發洩不當,甚至會激怒父母。與其一次又一次地訓斥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不如學著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先認同孩子的感受,再去教育孩子怎麼發洩情緒。
而且,很多時候家長自身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看見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就一頓說教,這不僅讓孩子感到難堪,還會使他接受了負面情緒的打擊。所以,家長還要學著接納孩子的不足,冷靜下來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3. 保障交流時間,營造平等的交流氛圍
對一些家長而言,快速學會心理狀態的轉換是不現實的,家長也需要慢慢學。在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保障交流時間,不要因為溝通不來就直接切斷與孩子的溝通,反而要繼續找機會了解孩子、與孩子交流。
其次,不平等的交流也會成為親子溝通的阻礙,千萬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審視孩子的一切。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營造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問題,這樣溝通也能比較順暢。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