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父母和孩子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非常流行。因此,兒童智力的發展已成為家長極為關心的問題,為此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 然而,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早期教育機構讓家長眼花繚亂。如何科學正確的發展和提高兒童的智力,進行早期教育呢?
對智力的誤解。
傳統上,人們認為智力的發展是使孩子們能夠儘早地閱讀和朗誦唐詩。現代父母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很自然地知道智力是一種複雜的東西,包括觀察、注意、記憶、思考和想象。因此,兒童的智力發展不應侷限於一個方面,而應從多個方面入手。
把握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0-3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兒童的大腦在迅速發育,正確的早期教育可以事倍功半。因此,父母要想進行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必須瞭解兒童智力發展的幾個關鍵時期,“因材施教”。
一是要及早發展兒童的運動。
一般來說,0-1歲的嬰兒對聲音刺激更為敏感,這是指導嬰兒學會辨別不同聲音的關鍵時期。 寶寶滿月後,他通常開始學爬,然後學會站著走路。因此,2歲以前是嬰兒行為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應鼓勵寶寶多爬多抓,鍛鍊手眼協調功能,促進寶寶的運動發育。
兒童運動發展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過程。起初,孩子只能用他的小手粗暴地抓東西。然後,隨著他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他的動作會變得很好。他會努力配合他的拇指和食指去撿小東西。這種作用的精細化與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發育是一致的。父母應該多引導寶寶學會拿起各種小東西,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的發育和成熟。
二是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
1-3歲是嬰兒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語言是兒童智力發育的基礎。家長要注意引導寶寶學會說話,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學會發音。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訓練孩子把發音與相應的事物和人聯絡起來。例如,當他們呼叫父親時,應該引導孩子轉向父親。這樣,寶寶就能逐漸理解語言的含義。
事實上,很多父母一出生就為他們的孩子讀故事。這實際上非常有利於兒童語言技能的發展。一歲前的孩子不會說話,但很多能聽懂大人的話。 適當的語言刺激有利於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父母應該儘早與孩子“交談”。從簡短的語言開始,多說話,多和孩子交流。父母也可以“手舞足蹈”,用簡單的手語和孩子交談。這些都能積極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和智商。
三是樹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意識。
在幼兒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必須樹立這樣一種觀念: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對於嬰兒來說,學習看和聽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智力發展過程,這些過程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展。不要總指望孩子會讀會背很多唐詩。有時候,太多的壓力對孩子學習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厭惡學習,這就得不償失了。 幼兒教育的成功之處在於: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孩子享受學習過程,熱愛學習,保持好奇心,獲得良好的終身學習態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