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將來更容易有出息,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從孩子出生到這個家庭之後,大多數的父母都對孩子充滿了期待,希望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活得更好,總之對於孩子,每個父母的心裡都有各種美好的期許,每個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智商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每一個孩子的天賦特長,大都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父母去認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發掘孩子的天賦特質,他以合理的引導和培養,就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和成才。

孩子最終成長成為什麼樣子,能取得多大成就,跟父母的早期教育有著重要的關聯,智慧的父母更容易教出優秀的孩子,因此父母一定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適應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這三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在如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大部分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學習成績,把分數當成了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獲得很多獎勵,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會被貼上很多負面的標籤,經常被父母斥責,在父母的眼中就會是一個問題孩子,這樣對孩子做出的評判是非常不公平的。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得認識到一點,那就是每個孩子的天賦特性是不一樣的,不能以同樣的標準去評判孩子,有些孩子可能擅長於文化學習方面,有些孩子的特長可能在於美術音樂,還有些孩子可能體育方面比較擅長,這需要父母去認真的觀察,只有發掘出孩子的天賦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還能更好的發揮孩子的特長。

父母要學會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內心,學會去共情,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你才會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在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下長大的孩子,更加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各種挑戰,這樣的孩子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認同,從小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很充足,父母的信任會變成強大的力量和勇氣,在遇到問題或者挑戰的時候,他們會從內心深處堅信自己能夠做好,因此做起事情來也會更有恆心和耐力,這樣的態度也會幫助孩子應對各種挑戰,取得更好的成績。

從小在父母的訓斥和懷疑中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體會到被父母信任的感覺,內心的安全感也會相對比較匱乏,性格敏感多疑,做事缺乏自信,也不敢主動去嘗試,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好,覺得自己不行,擔心出錯,害怕承擔後果,因此當遇到一點挫折的時候,就會選擇退縮和逃避,而不是去尋找解決的方案。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在體驗中去以及經驗,學會如何成長,那些大大小小的挫折,當孩子有勇氣有信心去解決之後,就會變成孩子未來成才的基石,父母的信任,是孩子面對挫折,最大的信心來源,是孩子最大的“內驅力”。父母最打動孩子的時刻,恰恰是在孩子最有需要的時候。

如今很多年輕的家長,都已經認識到,鼓勵孩子帶來的積極效果,也都會在跟孩子的溝通當中,去鼓勵和誇獎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有很多父母,在跟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總是習慣把這種交流變成管教,喜歡不停的指點孩子:你應該這樣,你那樣不對,這樣的溝通方式和內容,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很厭煩,孩子就會變得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聰明的父母,要懂得少一些斥責,多一些鼓勵,多用一些正面積極的引導,孩子也會更願意去聽從父母的建議,恰當的鼓勵,是培養優秀孩子的最佳方式之一。不想讓孩子不斷進步,變得更加優秀,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過多的去幹涉孩子成長,更不要包辦和代替,成長這件事需要孩子自己去體驗、去學習、去反省、去承擔責任。

成長的經驗不是靠父母說教就可以傳達得了的,父母要做的事,改掉自己喜歡說教的壞毛病,信任自己的孩子,去認真發掘孩子的天賦特長,給孩子恰當的鼓勵,引導孩子去發揮自己的特長,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就變得越來越多了。正面積極的鼓勵,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以及人格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父母一定要記得,鼓勵孩子的用詞和表達方式一定要準確,否則就起不到鼓勵的作用,反倒會讓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感受,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多用正面、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孩子將會更加優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34 字。

轉載請註明: 在這三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將來更容易有出息,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