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到我國曆史的悠久程度,除了從歷朝歷代編撰流傳至今的史書中能夠看出一二以外。事實上那些坐落在全國各地的歷史名勝古蹟,給人所帶來的感受則會更為直觀一些。譬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位於四川成都青羊區的文殊院,便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相信凡是去成都文殊院遊覽過的朋友,一定會對這座禪寺有很深的印象。因為,成都的這座文殊院那可是我國長江上下游地區的四大禪林之首。而它所建造的時間,更是能追溯到隋朝時期。據記載,當時隋文帝的兒子蜀王楊秀有一個寵妃。她為了討好蜀地(古代泛指四川地區)的“聖尼”信相法師,因此便修建了這座禪寺。不過,該禪寺最早興建時的名字卻並不叫文殊院,而是以信相法師的名字所命名(也就是信相寺)。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因為,信相寺自打建造之初便有權貴的捐贈。所以,該寺很快也就成為了成都地區著名的佛家場所。此後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信相寺也經歷了五代十國、蒙古入侵等多次戰亂紛爭的亂世。不過,因其本身屬於佛門淨地的緣故。因此,信相寺雖多次遭逢亂世,但它卻並沒有遭到戰火的波及。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然而,一直到明朝末期的時候,信相寺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明末農民起義的這次戰亂。據記載,由於1627年陝西發生了一場大旱災的緣故,以至於無數生活在封建社會底層的農民一整年都顆粒無收。老百姓不僅無法上交朝廷收繳的賦稅,甚至連平時生活所需的口糧也完全斷絕。可當時澄城的知縣張鬥耀,卻根本不管農民們死活。他不僅加大催逼賦稅的力度,而且絲毫沒有半點兒救災之心。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就這樣當地一個叫做王二的饑民走投無路之下,為了不被活活餓死,於是便帶頭領著一眾饑民就地起義。很快澄城縣城便被農民起義軍攻陷,而知縣張鬥耀也被起義軍誅殺。自此以後,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就此展開,陝西各地更是出現了無數支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軍隊伍。譬如,歷史上著名的“闖王”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部隊,便是在這股農民起義的大潮中迅速崛起的兩股勢力(當時的四川地區正是由張獻忠所部佔領)。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據記載,張獻忠在1644年進軍四川連戰連捷之後,恰好藉著成都守軍四處聚攏援軍的這一機會,專門派遣自己的親信偽裝成援軍混進城內。隨後,等到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逼近成都的時候,那些早已混入成都城內的親信便立即發難,開啟城門幫助張獻忠順利拿下了成都。
只不過城內的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和按察副使張繼孟等人,即便在城破後仍舊堅持抵抗。因此,成都城內還發生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巷戰。而正是由於這場戰火的波及,成都城內的大量建築也毀在了這場戰火當中。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從《成都縣誌》中所記載的內容來看,當時信相寺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遭到了焚燬。而且,其中明確指出寺內的建築俱焚。不過,縣誌中還記載了一個奇蹟一般的現象。那便是已經遭到“建築俱焚”的信相寺,其中卻有10尊鐵鑄的護戒神像和2株千年的古杉毫髮無損。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就這樣一直等到1681年的時候,當一位叫做慈篤的禪師來到了成都之後,才重新開啟了信相寺重建的契機。據說,慈篤禪師當時來到已經是一片廢墟的信相寺中,竟然在倖存下來的2棵千年古杉樹下成功悟道。而且,更為神奇的是一旁的成都百姓在看到這一幕時,竟然驚奇地發現禪定悟道的慈篤禪師身上出現了火光瑞相。於是,這件事經過百姓的口口相傳之後,慈篤禪師也就被傳成了“文殊菩薩”現世。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此後,成都城中的有錢人便開始紛紛出資,並僱人在信相寺原址的基礎上重新修了一座寺廟,供慈篤禪師在這裡潛心修習佛法。而這座新修的寺廟,也因慈篤禪師先前“文殊菩薩”現世的傳說改名為文殊院(也就是現在四川成都的文殊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7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末農民起義時,遭戰火焚燬的文殊院中,這10尊神像卻毫髮無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