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一位村民騎電動車沿著永河橋上的古代“軌道”前行。(王建安 攝影)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建於隋唐時期的永和橋。(王建安 攝影)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永和橋橋面中央留下兩道很深的古代車轍痕跡。(王建安 攝影)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轍深8釐米,轍寬13釐米,兩轍相距1.27米。(王建安 攝影)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這種現象同我國著名的趙州橋橋面十分相似。(王建安 攝影)
提起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絕大多數國人都知道,這座隋代古橋以其久遠的年代和精湛的工藝聞名於世。在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集村,也有一座建於隋唐時期的古代石橋,就是永和橋。永和橋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東20公里的永和集村,是一座橫跨洹河故道東西兩岸的厚墩聯式三孔石橋。該橋全長39.5米,橋面寬6.8米,橋面弧長31.5米,通高8.2米。永和橋最晚創建於唐代,因該橋所在地原名為永定,初名永定橋,宋代時永定縣(現今的永和鄉)易名為永和縣,故該橋易名為永和橋。
安陽永和橋,從唐代至今一千多年該橋一直在使用,充分顯示出古代工匠造橋技術之高超。1986年11月,被河南省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永和橋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彰德府知府鮑愷重修東有永和橋,對橋面橋欄進行補修。清代補修部分望柱。因年長日久,橋面鋪設的青色條石,已十分光滑,橋面中央留下兩道很深的古代車轍痕跡,轍深8釐米,轍寬13釐米,兩轍相距1.27米。這種現象同我國著名的趙州橋橋面十分相似,車轍對研究古代交通工具有著重要意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實現了大一統,秦始皇採用古時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稱號,他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詔令在全國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等制度,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這是司馬遷《史記》中關於“車同軌”的記載,也是後世論及“車同軌”的出處。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對於“車同軌”這個問題產生了諸多懷疑:秦代並沒有專門為行車鋪設的軌道,為什麼要規定車輪的距離讓其同軌呢?為什麼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帝國要將“車同軌”當作一件大事去抓?“車同軌”的“軌”究竟是什麼意思?“車同軌”有必要嗎?
在我國古代“車同軌”這個道理是個普通的常識,藉助永和橋橋面的兩道古代車轍痕跡實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車同軌”的“軌”究竟是什麼意思,揭開“車同軌”的神秘面紗。
古代的車是木製的,車輪也是木的,為了使車輪跑起來還輕快,而且還經久耐用,人們就將車輪做得很窄,同時在木輪的外周箍上一層鐵。古代的道路是泥土路或石板路,車輪與路面長時間的摩擦,便會在路面上留下一道磨擦痕跡,就是車轍。車轍的痕跡深到一定的程度後就變成了一道車轍溝痕,這時候的車轍溝痕便對行駛的車輪具有固定作用,車轍溝痕就變成了“軌道”,“軌”就形成了。
路面上有了這樣兩條“軌道”後,行走在道路上的車子就只能沿著“軌道”行進,車子的兩個車輪就只能套在這兩條“軌道”裡行走。車輪如果不在這兩條“軌道”中走,就是“出軌”。車子一旦“出軌”,輕者顛簸起伏,重者傾斜顛覆。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國家,尤其是戰國時代的七個國家在製造車子的時候都用自己的一套標準,並有意將自己國家的車輪之間的距離與他國不同,而車轍寬度的不同,當其他國家發動戰爭軍隊打過來時,交通運輸中就會碰到大麻煩,車轍距離不同,輪子在路上運動受到阻礙。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期,戰爭不斷,戰車是戰爭中軍隊的重要裝備,“軌道”也變成了一種抵抗他國入侵的有效防禦工事。當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收繳了全國的兵器,對全國不同規格的“軌道”,絕對不會任其繼續,這就是大秦帝國推行“車同軌”的歷史意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1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年石橋留下兩道古代“軌道”,車轍溝是春秋戰國軍事防禦工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