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宏偉的軍事防禦建築工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在我縣西北部之渡口堡、西洋河一帶,有一條沿山脊蜿蜒起伏的長城,是明朝萬曆年間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全長70餘里,沿長城置有敵臺、烽火臺59座。

懷安地處內地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接壤的邊塞,由於歷史上民族鬥爭的需要,戰國、秦、漢、北魏、北齊都在我縣西北部修建過長城。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我縣境內的長城,最早始建於戰國時期的趙國。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考古學者認為,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破林胡、樓煩之後,開拓雁門、代、雲中、九原四郡。代郡原址在今蔚縣的代王城,轄區範圍大致有今蔚縣、陽原、懷安、萬全等,代郡以北是匈奴活動地區。趙武靈王築長城應該在開拓北方四郡後的北疆修築,沒有將代郡北部留出大段空當的道理。考古工作者在這段長城周圍曾採集到戰國時期的夾砂紅、灰陶片、陶釜足等,足以證明這段長城是戰國時期的長城。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歷經秦、漢、北魏、北齊等幾個朝代疊壓、修繕和利用過的,最後是明代所修的長城。
戰國時期所修的長城,東起張北黃花坪、狼窩溝一帶,向西經萬全、懷安到內蒙古興和縣,全長100多公里。

這段長城的建築形式有毛石幹砌、土石混築、土夯築及山險牆等,是我縣長城中最早的長城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城牆為軍事防禦的主要設施。

依山勢地形起伏而建,其工程登高負重,極為艱辛。然而古代勞動人民,竭盡聰明與智慧,精心營築,一絲不苟。依山採石壘築,平地夯土而成,利用山崖峭壁為天然屏障,使山川溝壑相接,形成一條曲折起伏的防禦線。其建築均呈梯形結構,大致可分三種:

一、是在牆體兩側以毛石壘築,內以碎石、黃土填充。其底寬3.3至3.5米,頂寬0.3至1米,外高4.3至5米,內高2.3至2.7米,此種形式的長城佔多數,長達17847米,其中自然倒塌了13211米,儲存較好的有4636米,位於東洋河至趙家窯村北山一帶。

二、是牆體外沿用石塊砌成,內為夯土,底寬4至5米,頂寬3至3.5 米,外高4米,內高2米,這種形式的長城在我縣僅有1266米,位於桃溝村北。

三、是山谷和平川夯土成垣,從桃溝村西北向東南經馬市口至南堰截村一帶。純屬夯土成牆有16003米,其中有6366米因修築柴興公路佔用或被山洪沖毀,有8363米經自然浸蝕僅留殘壁斷垣,但遺蹟仍依稀可辨。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城牆和建在長城上的敵臺,但還須有附屬工程如駐守部隊的軍堡和傳遞戰事訊息的烽火臺,三者組合起來,才能構成長城沿線的綜合防禦體系
在長城南面設有好多軍堡。
柴溝堡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景泰、成化、嘉靖年間相繼展築,萬曆二年(1574年)包磚,《宣府鎮志》記載:“周圍八里,高二丈八尺,根厚三丈二尺……”
柴溝堡位於東洋河口東南約9公里處,是宣府鎮下西路的重要路城,除了管轄下西路東段(從中寨臺到東洋河東岸)的長城防務外,還設參將駐守,管理著整個下西路的軍事防務。
渡口堡距長城7.5公里,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萬曆六年(1578年)甃磚。

圖文:懷安文化旅遊

排版:文旅張家口

【來源:文旅張家口】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18 字。

轉載請註明: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 懷安古長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