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要學習漢語拼音,它對於咱們學習漢字的讀音有著巨大的幫助。事實上漢字的讀音一直都在變化,清朝的時候就開始有標註漢字讀音的“拼音”的雛形了,到了民國時期正式推出了拼音方案。1958年新中國政府正式公佈了現行的漢語拼音方案,這套方案的拼音字母使用的是國際通行的26個字母,不僅便於學習,在資訊時代還能無縫銜接,每個人只要學習過漢語拼音都能打字,這無疑降低了學習的成本,這應該算得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在古代中國並沒有拼音這種東西,那時候古人都是怎麼學習漢字讀音的呢?
事實上古人學習漢字讀音的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直音”,說白了就是用同音字注音,這個方法即便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比如說你不知道“岌”這個字的讀音,這個時候就會標註它的讀音為“急”,你一看就知道它的正確讀音了。這個辦法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也有著很大的缺陷,首先就是你得知道一定漢字的讀音,而且還只能適用於常用字。
古人為了解決這個弊端便發明了一種“讀若法”用來學習漢字的讀音,這個方法主要用來解決那些讀音很少的漢字,這部分漢字用“直音法”是無法標註讀音的。這個方法說白了就是標註相似讀音的漢字,比如說你不知道“譬”這個字怎麼讀,這個時候就會標註“皮”,事實上兩個字雖然讀音差不多,但是聲調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方法雖然能夠讓大家知道生僻字的近似讀音,但是距離精準讀音還是有些距離的。古人為此只能標註一些字表示音調,告訴你應該重讀,還是輕讀。
在古代應用最為廣泛就是“反切法”了,這個方法其實和現在的漢語拼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標註漢字讀音的方法就是使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前一個漢字是聲母,後一個漢字取韻母,這樣就能拼出一個完整的漢字讀音了。舉個例子:“謀”,“莫侯切”,念法一樣:“莫侯莫侯侯莫謀”,此方法雖然能夠標註讀音,但是聲調還是無法標註。
當然該方法也算是一大發明瞭,它最早出現在漢朝,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非常流行了,當時還有不少專門的書籍記載這種方法,這也讓咱們明白了當時漢字的讀音。後世不少的人都對反切法進行了改良,這套方法在中國流行了上千年之久。雖然經過各種改良,但是因為它本身先天存在弊端,因此還是無法達到完美標註漢字讀音的境地,要想找到標註讀音的方法,只能推到重來了。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佈了注音字母用來標註漢字讀音,從此反切法這種在中國使用了上千年的“拼音”退出了歷史舞臺。北洋政府推行的注音字母共有39個,後來以北京話為標準讀音之後,使用的只有37個了。這個方法使用的是漢字的一些偏旁部首作為音節,能夠準確標註漢字的讀音。
1930年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為“注音符號”,在全國小學開始普及。東南亞等華人居住的地區也都使用這一方法,不過隨著漢語拼音方案的出現,中國大陸地區以及東南亞的華人教育都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目前僅有中國臺灣還在使用這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