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把天幕支在土地上,露營玩家的“詩和遠方”

由 淡圖強 釋出於 休閒

“這個五一小長假,朋友圈裡有兩種人,要麼在郊野露營,要麼就在去露營的路上,我是前者”,李睿笑道。

今年春天什麼旅遊方式最火爆?露營當仁不讓。“有草坪的地方就有帳篷”“半個朋友圈都在露營”,露營成功“出圈”,成了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新方式。開啟小紅書、大眾點評,野餐、露營打卡照片比比皆是,各種攻略、保姆級拍照教程層出不窮,還有博主教你“10秒拍出露營氛圍感”。

不難看出,疫情沒有束縛人們遊玩的心情,反而讓近距離的郊遊野趣成為新亮點。同程旅行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露營”相關旅遊搜尋熱度環比上漲117%。根據去哪兒平臺數據,露營相關產品(住宿、出遊)預訂量是2021年的3倍,可以露營的公園門票銷量同比增長超四成。

氛圍感滿滿的露營場景,離不開裝備“配合”

在真正接觸露營前,李睿對這項活動的認知很簡單。“當時覺得露營就是鋪一塊地墊,帶點飲料、比薩、三明治,幾個朋友圍坐在一起,沒什麼意思。”直到去年,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很多關於露營的內容,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原來除了花花綠綠的地墊,露營裝備還有這麼多選擇。”觀望一陣後,李睿逐漸“入坑”,陸續買下帳篷、天幕和露營桌椅等裝備。

李睿喜歡設計別緻的小眾裝備,也願意將時間花在發現與眾不同的裝備上。露營地、電商平臺、同城線下門店,都是他購買裝備的渠道。一年來,李睿購入了兩頂帳篷、兩張天幕、四把露營椅、三張桌子、一套炊具和若干小配件,連日常衣著都開始向戶外風格靠攏。

李睿在朋友圈寫道:“把天幕支在土地上才能被稱之為露營”。 圖/受訪者供圖

李睿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介紹道,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露營裝備通常可以劃分為睡眠、客廳、照明、收納等類別,各個類別下還會細分出多種裝備。“那些看上去氛圍感滿滿的露營場景,實際上都離不開裝備的‘配合’。”他認為,把天幕支在地上,才能稱之為露營。

五一假期前,李睿約了幾個朋友計劃出行,根據以往的慣例,每次出行前都要添置幾件裝備,“這次準備在野外過夜看星星,出發前買了睡袋、自動充氣墊、防潮地布、充氣枕頭,我覺得只有準備越充分,才能給露營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以前是真露營,現在是裝備黨”

84年出生的趙越和愛人經營著一家攀巖館,結婚前喜歡旅行,二人也因徒步結緣。用趙越的話說,“年輕時每年至少有3個月的時間在外面,只要有假期肯定不會在家閒著。”隨著孩子的出生及疫情帶來的旅遊限制,趙越和愛人“滿世界跑”的計劃暫時擱置,將目標放在了郊區,開始帶娃露營。

和剛“入坑”的年輕人不同,趙越是個露營老玩家,“年輕時露營玩的是刺激。那時我們更多是把徒步、露營當成戶外運動,輕便的帳篷、煮飯工具這些能在荒野中安全過夜的裝備才是標配。”趙越回憶,年輕時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就地取材的搭建,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荒野求生的刺激。”自從帶著孩子一起露營後,“畫風”就徹底變了,以前的過夜工具逐漸被淘汰。現在兩三家人約著一起露營,會帶上“三居一廳”式裝備。趙越笑稱自己不是精緻的人,但一想到有小孩,裝備不知不覺就變得精緻起來,“我女兒對亮晶晶、好看、好玩的東西感興趣,每次看到符合她喜好的露營裝備就忍不住升級,以前是真露營,現在是裝備黨。”

因為帶著孩子,趙越和愛人放棄了五一假期去野外露營的想法,早在三月底就訂好了熱門的營地。“從去年開始,一些熱門的營地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預訂,否則真訂不上。”在趙越看來,雖然一些營地的衛生條件不理想、配套也不夠精緻,但晚上拍照的氛圍感濃郁,再加上營地可以提供燒烤場地和食材、兒童遊樂設施等,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也比較適合度假休閒。

露營老玩家也有新“煩惱”

李睿為露營準備的餐食。 圖/受訪者供圖

“計劃趕不上變化”是李睿對此次野地露營的評價。李睿表示,放假前與幾位好友到懷柔踩點,找到一個風景佳、地理位置好的營地,步行不到一公里有個村子,裡面有公廁,但受疫情影響,在到達時發現整個村子都不對外了。“我們在出發前做了詳細規劃,包括帳篷、食物、水、防曬、防蚊蟲噴霧等物資的準備,帳篷搭好,毯子鋪好,大家一邊桌遊一邊燒烤,愜意得不得了。”本來一切都按預想中發展,直到想去衛生間時,李睿和朋友們犯起了難。“我們這邊男女都有,隔壁還有不認識的‘驢友’,雖後來找到了辦法解決,但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尷尬。”李睿回憶道。

另一邊,帶著愛人和孩子來到營地的趙越,也遇到了一些“煩惱”。趙越表示,五一當天來露營的人很多,帳篷搭得密密麻麻,“隔壁幾個帳篷裡的人要麼開很大音量刷短影片,要麼直接公放音樂,幾乎沒有私密性,對於我女兒這種喜歡午睡一會兒的人來說,有點折磨。”

不過,趙越對於“扎堆”來露營的年輕人也表示理解,“真正的野外露營其實很累,從尋找營地、準備物資,到搬運裝備、搭建帳篷、煮食物,最後收拾清理,打包回程,每一項都耗費體力,舒適感肯定不及這些準備充分的營地。”對趙越來說,露營是件放鬆的事,“看到越來越多人熱愛這項戶外活動我挺開心的,但我認為不要盲目‘跟風’,不要為了露營而露營,放鬆身心、親近自然才是目的。”

在微風拂面的午後煮杯咖啡,在湖邊和三五好友一起烤羊排,幾個家庭一起在草地上野餐……露營,能不能成為都市人的“詩和遠方”?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於夢兒

編輯 李錚 校對 王心

封圖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