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光明專欄】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及重要古關隘軍事分析

2.喜峰口

喜峰口在河北遷西縣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的一座雄關險鎮。喜峰口為明清時期長城重要關口之一,現在是唐山通往承德、寬城等縣的交通要衝。

喜峰口在宋、遼時稱松亭關。明永樂年間重建關門並改稱喜峰口。城關樓高4丈,樓門兩邊構築城牆並與萬里長城相連。喜峰口是明長城薊鎮的重要關隘,雄踞在灤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對拱,地勢十分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裡多次發生大戰,尤其到了明代,戰爭逐年升級,廝殺更為慘烈、頻繁。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有"三更撫枕急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的詩句,可見其軍事地位之重要。

明洪武二十年(1387)大帥馮勝奉命北討亡元蒙古殘餘勢力,兵出松亭關。建文元年(1399),燕王棣舉兵造反,朝廷命大寧帥劉貞引兵入松亭關,駐沙河攻遵化。明宣德三年(1428),長城外的蒙古兀良哈部反叛,明軍出喜峰口,大敗兀良哈部於寬河。

嘉靖十年,原屬於大寧都指揮司管轄的兀良哈三衛(朵顏、泰寧、福餘),欺明軟弱,兵犯喜峰口。萬曆時朵顏衛再犯喜峰口。這時明的防禦力量有所加強,薊鎮總兵戚繼光率軍出青山口從側面襲擊朵顏兵,朵顏衛大敗。

1933年侵華日軍妄圖從喜峰口入關,抗日將領宋哲元率部迎敵,愛國士兵用大刀殺敵千餘人,由此產生了著名的《大刀進行曲》。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挺進華北解放平津,部分部隊也由此關進入。

《大刀進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為作曲家麥新1937年7月創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為歌頌當時在長城附近用大刀殺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大刀隊而作。

3.古北口

古北口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境內,距北京120公里,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古至今就是內地通向松遼平原和內蒙古的咽喉要地,有“京師鎖鑰”之稱,是長城中的咽喉要塞之一。

古北口地勢險要,在山海關與居庸關中段,山陡路險。在京北燕山屏立、峰巒疊嶂中,潮河南來峽谷洞開,所以有北京東北門戶之稱。古北口城北,東有蟠龍山,西有臥虎山,山勢險峻,崖壁陡立,兩山緊鎖潮河,河岸只有一輛車可透過的道路。古北口長城,蜿蜒曲折,起伏跌宕,敵樓密而形式各異。享譽中外的司馬臺長城,就是古北口長城中的一段,其驚、險、奇、特,被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贊為長城之最。

從西周開始,延至春秋戰國便在古北口築墩設防。漢武帝劉徹為防北部匈奴入侵擾邊,命守軍在古北口開始築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漢與匈奴屢次交戰的必爭之地。

北朝時期,為了防禦更北方的遊牧民族和鄰近的其它政權,各朝代均非常重視修築長城。據《北史 齊本紀》載,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總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海(指山海關勃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北齊此次為了防禦突厥、奚和契丹族而修築的長城經過古北口,這是古北口第一次出現長城。

北齊長城曾被隋唐修繕利用,古北口自唐代始獲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長城關口而得名“北口”。唐在此設有北口守捉,屯兵駐守。當時幽州長城之外為奚族聚居區,所以古北口又稱“奚關”。唐代北口,五代起已稱古北口或虎北口。

金代曾於此處修建鐵門扼守,所以就叫“鐵門關”,也稱古北口關。清朝,在古北口河西村增設柳林營,建提督府,開闢御道,修行宮,置重兵駐守關口。

明朝洪武十一年(1368年)朱元璋派開國大將徐達重修明長城時建古北口關城,設定東、南、北三門防守,並在北齊長城基礎上砌石塊,增強長城的防禦能力。明1569年,戚繼光在古北口修復長城時,保留了北齊長城並在牆外貼長城牆磚,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雙長城,目前比齊長城上至今仍然保留著著名的大花樓烽火臺,並有七個著名的關口。

最早見於記載發生在古北口的戰事,是五代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晉王李存勖攻取幽州時,遣大將劉光睿率領一路兵馬攻克古北口。後梁龍德元年(921年)十月,契丹主阿保機軍自古北口入邊寇檀州(治今密雲)、順州(治今順義)等10餘城,十二月又自古北口出。

金代泰和五年,章宗又命人在此築東陘二城,金貞佑二年(公元1214年)在這裡設過鐵門關。

明弘治十年(1427年)韃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因明軍守備森嚴,侵略者無功返。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人又率騎兵近萬人攻打古北口,大敗而歸。

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古北口抗戰在此進行,360餘名陣亡將士遺體合葬於古北口長城腳下,建古北口陣亡將士墓。約5米的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在古北口東山建立起來,碑身正面鐫刻著冀晉縱隊司令員趙爾陸題寫的四個蒼勁大字:“河山永在”;碑座四周刻有100多名為實現和平而獻身的烈士的姓名、年齡、籍貫和部隊編號。

4.居庸關

居庸關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為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是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舊稱軍都關。關隘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巒間花木蔥蘢,猶如碧波翠浪,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陘”之八,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

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兩山夾峙,下有巨澗,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在扼控此口。《呂氏春秋》、《淮南子》皆曰: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也。《地記》:太行八陘,其第八陘為軍都。

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東漢初年,更始帝使者入上谷,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建武十五年,以匈奴犯塞,遷代郡、上谷郡民於居庸關以東。

永和六年(350),慕容雋使慕容霸將兵2萬,自東道出徒河,慕輿幹自西道出居庸關。

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初復燕,遣慕容農出居庸關,歷凡城,趣龍城,討叛將餘嚴於令支。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拓跋燾大舉伐後燕,分遣其將封真等,從東道出居庸關,襲幽州。

北魏孝昌初年,杜洛周反於上谷,圍燕州。幽州刺史常景與都督元譚討之,自盧龍塞至居庸關,皆置兵守險。譚出屯居庸關。常景使別將崔仲哲屯居庸關以邀之,戰沒,居庸亦潰。

唐會昌初年(841年),幽州軍亂,雄武軍使張仲武起兵擊之,遣軍吏吳仲舒詣京師言狀。李德裕虞其不克,仲舒曰:幽州糧食皆在媯州及北邊七鎮,萬一未能入,則據居庸關絕其糧道,幽州自困矣。景福二年(893年),幽州將劉仁恭戍蔚州,引兵還襲幽州,至居庸,敗奔河東。乾寧元年(894年),李克用擊幽州,拔武州、新州,進攻媯州。李匡籌發兵馳救,出居庸關,為克用所敗,幽州遂入於河東。

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年),劉守光據幽州,晉王李存勖攻之,克古北口,燕居庸關使胡令圭等遂奔晉。

宋宣和四年(1123年),金人謀取燕京,遼人以勁兵守居庸。金兵至關,崖石自崩,戍卒多壓死,遂潰。金人度關而南,入燕京。嘉定二年(1209年),蒙古攻金,至古北口。金兵保居庸,不得入。蒙古主乃留可忒薄察等頓兵拒守,而自以眾趨紫荊關,拔涿、易二州。轉自南口攻居庸,破之。出北口,與可忒薄察軍合。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克縉山,遊兵至居庸關,守將棄關遁,蒙古兵克之。遊奕至都城下,襲金群牧監,驅其馬而還。

元致和元年(1328年),元主歿於上都。大都留守平章政事燕帖木兒起兵,迎立懷王圖帖睦爾於江陵,遣其弟撒敦守居庸關,唐其勢守古北口。既而上都諸王襲破居庸關,遊兵至大口。天曆初,詔居庸關壘石為固,調丁壯守之。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遣兵犯闕,亦入自居庸關。

附錄:

參考書目

1.李楠編著.中國古代關隘.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

2.何力編著.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2

3.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8

4.裴松之著.三國志.中華書局.2012

5.亞瑟 亨 史密斯著﹒李明良譯﹒中國人的性格﹒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6.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1

7.許倬雲著﹒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8.班固著.後漢書.中華書局.2010

9.17.伯蘭特 羅素著﹒戴玉慶譯﹒羅素自選文集﹒商務印書館,2006

10.沈德潛著.古詩源.中華書局.1978

11.計六奇著.明季北略.中華書局.1984

竇光明:涉縣人。

主編:佛劉

編輯:曾澍致 巴蜀布衣 趙老師

【竇光明專欄】把根留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06 字。

轉載請註明: 【竇光明專欄】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及重要古關隘軍事分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