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我們國家古代經典宮殿建築的代表,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在明清兩個朝代,它的存在意義更加重大,既是皇室的居所,也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標誌。就是這樣一座充斥著皇權莊嚴的宮殿中,竟然有一支箭插在了牌匾上,且200多年來都無人敢碰,這是為何呢?
01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王朝,皇帝代表著全國最高的權力與威望。為了更好地維護韓皇權統治地位,帝王不但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制定了嚴格的制度與律例,從思想方面也有著很多的控制手段與禁忌。比如說,進入皇城的所有人員都必須卸掉兵器。一方面是為了皇室的安危著想,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出現凶兆。然,太和殿旁邊的宗隆門上,卻被人射了一支箭在牌匾上。如此不詳的物件為何會出現在這裡?又為何無人將其取下來呢?其實,這裡面還有個小插曲。
02自古以來,歷代封建統治者們都不能夠徹底根治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農民起義。但凡是王朝走到了腐敗沒落、不得人心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不堪壓迫的農民階級發動暴亂,清朝自是也無法避免這個問題。白蓮教就是這樣一個反清復明的民間組織,它的存在幾乎貫穿了整個清王朝。嘉慶年間,清政府的統治慢慢走向了下坡路,多地官僚主義風氣日盛,百姓食不果腹,小範圍內的農民起義屢屢鎮壓,屢屢死灰復燃。天理教作為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其領導者林清就對朝廷充滿了憤恨不滿,時刻等待時機對其進行反抗。
03嘉慶十八年秋,皇帝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出宮秋獵,皇宮守衛幾近空虛。林清作為一個反清頭目,自然是在宮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線,所以很快就得知了這個重要資訊。於是,他決定趁此機會大幹一場,狠狠的挫一挫皇室的銳氣。在他的組織下,兩百餘人的起義隊伍向紫禁城進攻,他們此次的最終目標是攻佔太和殿。然,皇宮即使調走了大量兵力,留下來的守衛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最終這一行人只有幾十個打到了宗隆門。此時,宮外的援軍已經趕到,雙方在此展開一場激戰,所有義軍全部被剿殺,牌匾上的弓箭就是這個時候留下的。嘉慶皇帝勃然大怒,為警醒後人,特意囑咐留下此箭。
結語就這樣,一支箭穿越200多年時空與莊嚴恢宏的宮殿一起儲存下來。雖然它被留下的初衷是為了警示後來的皇子皇孫,可是這個王朝早就已經開始潰爛,走向滅亡已經成為必然。
很多人都沒發現,故宮牌匾上,其實插著一支箭,200多年無人敢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1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