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部的包括部首“?”在內的三個漢字,分別是:?、嚚、囂。從本課開始,我們進入《說文解字》卷三的學習,也就是說,我們的課程進行了大約七分之一了。本課的三個字詳情如下:

1、?。?是《說文解字》540部之一“?”部的部首漢字,現代漢語已經將“?”部漢字併入“口”部,檢索這些字,基本上都可以到“口”部檢索。“?”有兩個讀音:

(一)jí。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眾口也。從四口。凡?之屬皆從?。讀若戢。又讀若呶。”會意字。本義是眾口。這個字是會意字,但是卻不用仔細考察字形發展史,因為自始至終,這個字的字形沒有較大變化。如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從甲骨文開始,一直到楷書,都是四個口,這麼多口,會意眾口,非常明白。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由眾口又引申出“喧譁”的意思。即許慎所說“又讀若呶”,呶,讀náo。意思是喧譁。徐鍇《說文系傳》:“?,一曰呶。臣鍇曰:呶,讙也。”桂馥《說文義證》:“呶乃字義,非字音,不當言讀若。”

(二)léi。這個讀音有兩個用法。(1)同“雷”。《字彙補·口部》:“?,古雷字。見《七修類稿》。

(2)一種有機化合物的名稱(porphin),“卟啉”的舊稱。或稱“卟吩”。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2、嚚。讀yí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嚚,語聲也。從?,臣聲。”許慎認為這個字是形聲字。本義是語聲。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疑本義亦廢疾之一,有聲而不能成語者。”也就是說,嚚字本義是啞,有聲而不能語。如果考察甲骨文等,我們認為這個字有可能是會意字。看字形: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甲骨文字典》稱:,嚚字“從五口從臣,象眾口之嘵嘵”,那麼就至少有兩個會意方向:1、一群人圍著一個地位較低的臣下指責他,讓他不敢辯駁,會意是啞,即朱駿聲所說的“有聲但不能成語者”;2、一群臣子眾聲鼎沸,喧譁不止,即上面說的眾口喧譁。

這個字文字界暫無定論,好在,它只是一個生僻字,現在常用的意義也與本義不相關。

本義之外,這個字還有兩種用法:

(1)愚頑。《廣雅·釋詁一》:“嚚,愚也。”《書·堯典》:“父頑,母嚚。”首領們說舜的父親愚蠢固執,母親(後母)愚笨悖謬,但是舜卻能和他們平和相處,這是讚美舜的德行的話。柳宗元《時令論下》:“其有嚚然而不顧者,雖聖人復生無如之何。”用的也是這個意義。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2)言不忠信,奸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即用此義。

有個【猜想】實際上,老祖先們造字時很有想法,不停逞口舌之能的小人(臣),可不就是奸詐之人嘛。

嚚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3、囂(囂)。囂字現在已經簡化為“囂”,省簡了筆畫,字形字義基本不影響,為行文方便,文中用“囂”。讀音有兩個:

1、xiāo。這是現代漢語常用讀音,也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囂,聲也。氣出頭上,從?,從頁。頁,首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聲出而氣隨之,故從?、頁。會意。”會意字。本義是喧譁。是會意字,所以考察一下字形: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頁”,實際上是突出人首的人形,就是一個大頭的人,四口表示發聲喧譁。所以它的本義就是喧譁。《王篇·?部》:“囂,喧譁也。”《詩·小雅·車攻》:“之子於苗,選徒囂囂。”《毛傳》:“囂囂,聲也。”苗是夏獵,周宣王夏獵,隨行官員眾多,人聲鼎沸。柳宗元《捕蛇者說》:“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用的也是本義。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本義之外,“囂”字在這個讀音下,還有如下用法:

(1)輕狂,浮躁。《新唐書·朱樸傳》:“江南土薄水淺,人心囂浮輕巧。”明代費信《星槎勝覽》:“氣候常熟,俗甚囂薄。”都是用這個意義。

(2)囂張,放肆。柳宗元《憎王孫文》:“王孫之德躁以囂。”清代王夫之《宋論·太祖》:“昔者周衰,處士橫議,脅侯王,取寵利,而六國以亡。秦惡其囂而坑儒,師吏以重抑之。”都是用這個意義。

(3)悠閒自得的樣子。《爾雅·釋言》:“囂,閒也。”郭璞注:“囂然閒暇貌。”最典型的例子是《孟子·盡心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趙岐注:“囂囂,自得無慾之貌也。”就是他人瞭解也悠閒自得;他人不瞭解也悠閒自得,這是孟子給遊說者訂的立身標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4)通“枵”,朱珔《說文假借義證》:“《文選·養生論》‘則囂然思食’注:‘囂然,飢意也。’‘囂’當為‘枵’之假借。”

(二)áo。這個讀音出自《集韻》,用法有六:

(1)眾口讒毀的樣子。《集韻·豪韻》:“囂,諠也。”《篇海類聚·身體類·口部》:“囂,眾言貌。”最應當記的例子是《詩·小雅·十月之交》:“無罪無辜,讒口囂囂。”仔細想想,這個意義是不是跟本義有關聯呢?

(2)山凹之地。《字彙·口部》:“山凹之地曰囂。”

(3)古代傳說中的鳥名。出自《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二經》:“(梁渠之山)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有網友畫了出來,如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4)獸名。出自《山海經·西山經》:“(羭次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也有網友提供的圖片: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5)水名。《山海經·北山經》:“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五藏山經傳》卷三:“其水又西南受象谷水,西會汾水注河。汾水自此以下名囂水也。”【猜想】大概就是汾水的下游叫囂水。

(6)地名。清代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書序》:“‘仲丁遷於囂。’注:‘《史》遷囂作隞。’《詩·車攻》箋雲:‘敖,鄭地,今近滎陽。’”在河南鄭州附近。

囂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說文解字】之365,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15 字。

轉載請註明: 《說文解字》第365課:理解了“?”,“囂”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