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普吉像這世界的蟲洞 我在蟲洞裡跨了個年

  2015年最後的落日

  1.去普吉島浪了一個禮拜,發現作為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相比於普吉的大海和沙灘,我好像更適合帝都廣袤穩重的華北平原。


 

  2.半夜到達普吉,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地方沒有直路,所有路都彎彎繞繞,上坡下坡,路無比狹窄,每天擔驚受怕,坐在車上覺得馬上就要從行人身上碾壓過去,走在路上,覺得後面隨時有車會碾壓過我。但一切都沒有發生,大家都有驚無險地彼此經過。很多海灘和酒店附近的小路上根本沒有紅綠燈,即便如此,這裡的人們還是懂得車要讓人。這裡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皮卡和摩托,無論是上坡時隆隆作響的皮卡,還是飛馳絕塵的摩托,都會停下來向你擺擺手讓行人先過,不只那些西方遊客,本地人更是如此。在普吉town,因為新年+週六,街上行人三三兩兩,路口紅燈,幾輛摩托也會停下來等待。我真的不清楚,到底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守規矩,而我們不行。他們都可以明白車輛讓人是一種教養而我們不懂。高峰時段,很多路口都在壓車,慢慢挪動,卻幾乎見不到胡亂繞路的車,所以即便擁堵,也都按照順序慢慢行進,不至於攪成一團。在這樣的狹窄路上,交警比交通燈更有效率,所以一到晚高峰,就能聽到馬達轟鳴的悶響交織著交警尖利的哨聲。總體而言,普吉並不安靜。這裡到處都有一種鋪張的、甚至有些誇張表演性的“度假氛圍”。

  3.因為凌晨到達,第一晚就找了個華人開的小酒店落腳過渡,前臺小哥是當地人,不會說漢語也不會說英語,我拼盡全力使用四肢和頭部配合展示出想象力極限的舞蹈動作,他仍然看不懂。這家酒店只收現金,但他聽不懂cash,只有大把鈔票在他眼前晃動時,他才展露出一種鬆弛的神情。凌晨三點半,發現房間沒有吹風機,我下樓準備再試試我的舞蹈動作,出了電梯,佈置好國際範兒的微笑,走過去,悍然發現小哥正在用前臺電腦戴著耳機看A片,歐美系,黑人男和白人女,後入體位……,我知趣地後退一步,他半是尷尬又故作輕鬆地用手假裝扶了扶電腦,又折騰了一下抽屜,仍然沒有看明白我表達的東西。我悻悻回房間。撞碎人家春夢也沒要來東西。確實怪我。這個本地小哥可能做夢也想不到在凌晨三四點,還會有個亞洲男人非要下樓浪一圈。


 

  4.第二天去了斯米蘭,這片著名的海域每年只開放半年,生態很好,海水藍綠相間,清澈如同虛構,沙灘很小,白嫩細軟。來這裡是為了浮潛,理論上說,會不會游泳都能浮潛,但是如果不會游泳最好還是別來了,會不會游泳的人對於水和海浪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理性上知道穿著救生衣沉不下去,但是理性還是抵消不了自己感性上的恐懼。而且,暈船的人慎重吧。從普吉到斯米蘭順利的話80分鐘航程,你到了地方就已經吐得五迷三道的,別的什麼都幹不了,上岸吃點炸春捲又開80分鐘回去,這有點太奇怪了。來斯米蘭最好選大公司的船,導遊都按照語言分類,素質很高,能開得體的玩笑也懂得如何假裝生氣讓不懂規矩的中國大媽守這裡的規章。

  5.作為一個在霧霾中進化出來的人,對於曬太陽這項活動有狂歡般的欣喜。帝都的太陽和普吉的太陽,不一樣,因為他們的空氣中沒有翻飛的顆粒。抹了一身tanning oil在芭東海灘曬了一天,臨近中午在海邊吃點早午餐,很有點度假的樣子。總體而言,普吉的東西很便宜,海灘邊的椰子七八塊軟妹幣,一瓶水兩三塊錢,都是躺在沙灘上觸手可得的服務。我們常去曬太陽的海灘除了熱鬧的芭東,還有大卡塔和小卡塔,後來搬去的酒店就在大小卡塔之間,去哪個都很方便。卡塔稍微好一些,芭東海灘人最多,熱鬧,有各式推銷者,賣水賣椰子賣冰棒的,推銷夜店打折卡的,還有一群搭訕的,一幫東歐南美大屌絲來跑到這個熱帶小島騙吃騙喝騙炮打。來普吉玩耍的俄羅斯人很多,在北京機場候機的時候就發現一幫俄羅斯版穿貂扒蒜小老妹兒。在芭東海灘,我趴在那曬太陽,旁邊有三個俄羅斯小姑娘,不一會就來了一個說話都控制不了小舌音的老爺們,衝著人家一會what's your name,一會where are you from,弄得跟李雷韓梅梅似的,姑娘們面無表情地應對,先後來了兩撥人,姑娘先後編了兩個名字對付。克格勃國的機智和高冷。


 

  6.跨年那天晚上,我們溜達著去了卡倫海灘,從酒店過去不到三公里,一路上的餐廳和酒吧,飄蕩出各種版本的《加州旅館》翻唱,到處是販賣紀念品的小攤。普吉的旅遊紀念品水準普遍偏低,整體質量逼近北京西客站。夜晚的卡倫海灘基本沒人,呆了一會,返回人丁興旺的大卡塔。孔明燈和煙花擠滿天空,整個沙灘的人口密度近似建國門地鐵站。一群老外顯然不知道那些印刷著中國字的煙花會有怎樣的威力,時不時有煙花還沒竄上天空就在沙灘上爆炸的情況。臨近12點,大海中央的漁船上也開始燃放起煙花,和岸邊的光亮交相呼應,孔明燈在煙花叢中飄忽而過,飛向天邊,有些在高空燃盡,火光一節節墜落,猶如臨幸地球的天體,科幻、神秘、魅惑。跨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各個衛視的幾場演唱會,對於普吉島來說,徹夜無眠。

  7.說說食物。作為一個標準的中國胃,對於普吉當地的食物倒是不太排斥,只是幾天後開始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因為這裡的口味普遍偏酸甜,對於習慣了高鈉攝入的國人來說,有點倒胃口。無論路邊攤還是高階一些的餐廳,海鮮肯定是最大的賣點,咖哩蟹還是barbecue,無非就那麼幾種做法,不貴,螃蟹、蝦、貝類都點一些,人均一百多而已。餐廳裡到處都是中國網際網路支付公司的打折廣告,看著店員在手機上的一堆中文裡努力記下收費編碼,還有點心酸。路邊攤的烤串也不錯,有著奇怪的辣椒醬料。不得不說,連普吉的小攤子都比國內的小攤子要精緻很多,哪怕你買兩串烤串,他們都會先套一個長條的厚實塑膠袋,再給一個方便提著的薄袋子,不像我們,給你個薄膜一樣的塑膠袋套上了事,充滿敷衍感。可能對於普吉來說,他們在細節上的在意,和常年國際遊客的規訓有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36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普吉像這世界的蟲洞 我在蟲洞裡跨了個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