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一天:逐漸絕跡的鄉村手工打井人

馬來姓和杜建倉是陝西藍田縣小寨鎮人,他們是遊走在鄉下的手工打井人,而這個職業,也在逐漸絕跡。(圖/文 王警)

一個電錘、一輛小推車、一臺鼓風機、兩個塑膠桶、一臺抽水泵、一把鐵鍬、一套電葫蘆,外加一套半截的防水褲,這些就是馬來姓和杜建倉的全部工作用具,他們倆是遊走在鄉下的手工打井人,而他們這個職業,也在逐漸絕跡,因為有打井需要的人越來越少了,即使打井,為了安全考慮,僱主也會考慮用機械打井。(圖/文 王警)

馬來姓和杜建倉是陝西藍田縣小寨鎮的人,他們幹打井的活兒一般就在家附近。每次打井,馬來姓的胳膊和衣服上都沾滿泥漿。

八月末的一天,太陽依然起得很早,早上七點多,在西安藍田縣焦岱鎮老虎溝村二組,打井的杜建倉就把紅色的大遮陽傘撐在了井口,“如果不撐傘的話,井裡啥都看不見”,他說。這個時候的太陽已經把傘照得通紅。

傘下一個小鼓風機在嗚嗚作響,一個管子通向井下,為井下送空氣。

此刻,正在打的井已經有10米深了,直徑1米左右。順著有些黝黑的井口望下去,戴著安全帽、穿著防水褲的馬來姓正在井下奮力地幹活,從地面引到井下的一盞燈把作業面照亮,只要不抬頭,馬來姓的臉會一直隱藏在黑暗裡。


按照杜建倉的話說,馬來姓是他們團隊的“老闆”,因為井下的活主要是馬來姓幹,而且要接打井的活兒也需要馬來姓拍板,自己就是一個輔助工。“老闆”的電話響了,杜建倉向井下的馬來姓喊話。

馬來姓主要在井下幹活,負責用電錘把泥沙刨開,再裝進塑膠桶,井裡打出水後,還要把井水抽到外面。相對來說,馬來姓工作的危險性更高些,安全問題是他們最重點的考慮,因此,在打井的時候,很多僱主都會挑個黃道吉日才開工,講究點的人還會放些鞭炮,圖個吉利。

杜建倉負責把井下挖出的泥沙運走,旁邊的這些水泥製成的井圈在最後會下到井裡,起到固定井壁的作用。

杜建倉說其實他們幹打井的活兒時間並不長,前幾年自來水都通到了村民家,幾乎沒人打井,而且打井是個苦差事,危險性大,掙的都是辛苦錢。打一米井300元,一般他們打的井深10米左右,工期要8、9天,所以也沒人願意幹,更別提年輕人了。圖為杜建倉將挖出來的泥沙倒在旁邊。

今年打井的村民特別多,除了有的村民請機械打井,光他倆人工打的井已經快10口了,僅老虎溝村就打了5口。以往都是春、秋、冬打井的人比較多,沒想到今年夏天也有這麼多人打井。這家僱主說,村子裡自來水管道被破壞,沒人修,導致村民吃水困難,也不能總在別人家的井裡借水吃,村民只有自己請人打井了。


井裡已經見水了,他們把水泵放到井下準備抽水。

井下抽出了水,是打井人最開心的事情。

幾位村民也來看打的井水旺不旺。

馬來姓結束工作升井。


馬來姓的防水褲上沾滿泥漿。

升井後的第一件事,馬來姓就是清理工具上的汙泥。

僱主為打井人準備的午餐是手工麻食。

中午,兩人在僱主家吃午飯。

正在打井的杜建倉接到電話,還是詢問打井的問題。


傍晚,馬來姓在10米深的井下準備升井收工。

兩人洗把臉準備騎摩托車回家。農村手工打井的人本來就很少,以後也許會慢慢絕跡。對於打井人來說,安安全全把井打好、數著辛苦掙來的錢就高興,但其實,他們寧願自己不打井,希望村民能更多地吃到自來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9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人的一天:逐漸絕跡的鄉村手工打井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