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趵突泉畔曾有三座御碑:御書“激湍”石碑,即雙御碑、御書趙孟頫《趵突泉》詩石碑、御書“口外山莊”“古風”石碑。這三塊御碑中,趙詩碑、古風碑毀於民國時期,目前只有“激湍”碑存世。
雙御碑正面為康熙三臨趵突泉(1684)時題寫得“激湍”二字,背面是乾隆二臨趵突泉(1748)題詩《再題趵突泉作》。祖孫兩代帝王手書的聖蹟融於同一碑石,立於泉畔,名泉聖蹟,實為罕見,彰顯了趵突泉的非凡地位。
雙御碑之“激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初八日,康熙南巡途經濟南,於觀瀾亭中向山東巡撫新升工部右侍郎徐旭齡詢問地方利病、民風土俗。徐旭齡奏請御筆題留,以寵名泉。
康熙命侍講學士高士奇宣諭:“此泉為名勝之地,爾等請書至再,故勉書二字留之。”遂大書“激湍”二大字。據《康熙起居注》記載:“天章輝耀,翰彩飛動,畫工神妙,真有龍跳鳳舞之勢。”這兩個字後被刻製成碑,立於趵突泉畔。
雙御碑之《再題趵突泉作》
傳說,後來乾隆再遊趵突泉時,走到了白雪樓,睏意襲來,就進去歇息。在睡夢中,他來到一個地方,像是紫禁城,又像是趵突泉畔。這時,有人在面前攔住去路,抬眼一看,是聖祖康熙。康熙面沉似水,眉頭緊鎖,目帶嗔意地逼視著乾隆……乾隆從夢中驚醒。
醒來後,乾隆回想夢境,不知為什麼聖祖嗔怒,難道自己行為失檢?忽然想起濟南自冬天以來滴雨未下,大旱成災,民不堪苦。於是,他立刻召見隨臣及地方官員,說道:“朕來濟南,非惟觀泉。濟南久旱,朕要在濼水親為黎民祈雨。”而後,乾隆當眾揮毫作《再題趵突泉作》詩,以代祈雨文告。作完詩,乾隆便帶著一班臣下頂禮膜拜,祈求上天憐憫,普降甘霖。
乾隆祈雨不久,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第二天,山東巡撫來見,奏報:“昨日大雨,濟南旱情解除,濟南民眾感萬歲祈雨聖德,想把萬歲《再題趵突泉作》詩文碑刻於趵突泉岸。”乾隆說道:“趵突泉畔原有聖祖手書‘激湍’碑刻,今天是我的微德,也是聖祖教誨,可將文句刻於聖祖‘激湍’碑刻之背,以示承前啟後之意。”於是,趵突泉畔才有了這舉世無雙的“雙御碑”。
來到趵突泉的你,
除了水湧若輪的趵突泉,
也不要錯過立於泉畔的雙御碑呀!
圖片:王琴、王嘯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