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內城九門,甕城內皆有廟,因而有“九門十座廟”之說。為什麼多出了一座廟?原來,正陽門作為明清北京內城的正門,京師城門之首,獨有兩座廟,東為關帝廟,西為觀音廟。
庚子事變之前的城樓,關帝廟和觀音廟分立左右。
城門有廟,為的是神明護佑,保境安民,也因城關皆繁華要衝,方便民眾祈福趕會。在極盛時期,正陽門甕城內有關帝廟和觀音廟,甕城東西兩側有朝陽閣和萬緣庵,城牆內順牆根還有兩座庵,一座紫竹庵在東,一座清涼庵在西,可說是六廟環繞。
這六座廟中,數關帝廟名氣最大,香火最旺。
《帝都景物略》中記載:明成祖朱棣在大漠行軍時遇險,冥冥中見關公騎白馬現身助陣。他又聽說,北京有一白馬,每日晨出,立於庭間,大汗淋漓,彷彿就是關公的那匹馬,於是在京城各門甕城裡建了多座關帝廟。雖說除了北城牆安定門和德勝門,北京的七個城門裡都有關帝廟,但正陽門的關帝塑像原為皇宮大內之物,後被明萬曆帝移到此地,足見大明王朝對此廟的重視。
1875年的正陽門,可見觀音廟。托馬斯·查爾德攝
別看這座廟背靠城臺,僅一進院落,卻在六百年間都香火極盛,民間還流傳著“靈籤第一推關帝,更向前門洞裡求”的說法。
據《北京寺廟歷史資料》記載:關帝廟神像十四尊,畫像一幀,神馬一匹,青龍刀三柄。而關帝廟“三絕”,正是唐代聖手吳道子所繪的關公像、傳說中神馬的漢白玉雕像、嘉慶十五年打磨廠刀鋪製作的青龍刀。廟裡的碑,因碑文為明萬曆朝翰林焦竑撰文、大書法家董其昌書丹,也被《燕都遊覽志》稱為“二絕碑”。
此碑於2008年南苑槐房村拆遷時被發現,大概是被老鄉拉渣土運回了鄉里,今已被妥善建亭儲存。
關帝廟內的關公塑像,據說是明朝的皇家大內之物。
關帝廟可謂“廟小神仙大”,就連清光緒皇帝都迷信此廟。據《清實錄》記載,他從16歲起,持續22年,在此拈香64次。除了光緒二十五年、二十六年沒來外,年年數回來拜,遠超以前所有皇帝來正陽門廟宇次數的總和。
光緒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光緒為什麼沒來?原來,二十五年(1899年)即戊戌變法失敗後的第二年,他被慈禧太后幽禁;二十六年(1900年)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挾光緒出逃西安。
關帝廟入口
從西安回北京時,慈禧、光緒專門下轎在此拈香默禱,當時在甕城上站崗的是洋人,被燒掉的城樓箭樓都拿綵牌樓臨時裝點,不知帝后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對光緒來說,“靈籤第一”的關帝廟這回真是沒顯靈。
位於正陽門甕城東北角的觀音廟,同關帝廟面貌基本相同,常被同時提及。明崇禎皇帝曾在此廟祭祀“殉國”的洪承疇,結果洪承疇非但沒死,反而降了清,實在是令皇帝大為尷尬。
1947年的觀音廟,是綠瓦紅牆,山門綠瓦黃剪邊,大殿黃瓦,碑亭灰筒瓦。
庚子事變中,正陽門箭樓、城樓先後燒燬,正下方的兩廟竟奇蹟倖存;1915年正陽門改造,甕城雖拆除,但兩廟得以保留。到了1967年,兩廟因地鐵建設和擴充道路,才一起被拆除。
更早拆除的,則是甕城外東側的朝陽閣和龍王堂。顧名思義,朝陽閣朝東,而且是在甕城之東,它與閣東的龍王堂實際上是一體。此地為粥廠,是官民合辦的慈善機構。
正陽門前建起火車站之後,朝陽閣和龍王堂先後被拆,做了貨場,只剩一棵大樹,標示著昔日的位置。不過,朝陽閣仍在,只是搬遷到了附近的大席衚衕,“為善最樂”碑也搬去,延續著清末民初的慈善業。
龍王堂已經拆除,只剩門前的大樹了。
1901年,失火後的正陽門城樓,兩廟俱在。
除兩廟一閣之外,還有三座尼姑庵。同朝陽閣東西對稱的,是萬緣庵,在前門西側第一個墩臺(中心臺)前靠東,僅有一進,山門、大殿,以及廂房,坐北朝南,這裡在修前門西車站時被拆。
1901年被拆之前的萬緣庵
在城牆的另一面偏西,貼牆還有一座尼姑庵,名為清涼庵,大殿坐東朝西,整體兩進,二門朝西,進門就是大殿和一座北房,南面就是城牆。
和清涼庵東西對稱,在正陽門內側靠東,第二墩臺內側,貼牆有一座紫竹庵,坐南朝北,小殿外並無配房。這類庵堂,同甕城兩廟不同,多是民間自建。正陽門內外店鋪雲集,捐資修建還是有條件的,這也正說明了正陽門不僅是國門,也是市井的大前門。
這是庚子事變前的正陽門,龍王堂和朝陽閣都還在,牆根下的人們曬著太陽,城牆下晾著糞幹,甕城邊的荷包巷買賣興隆,城樓旁的五根示警旗杆,早已經形同虛設,京師承平久矣,沒有人意識到,一場大難就要臨頭。
正陽門甕城早已不存,環繞這古老國門的六座廟宇,也已成為過往,好在還有巍峨的城樓箭樓,依然見證著時代的風雲變幻。本版圖文/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