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天府網評:發揮好跨境電商穩外貿、促消費作用

  5月6日,國務院釋出《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同意在雄安新區、大同市、滿洲里市、營口市、盤錦市、吉林市、黑河市、常州市、連雲港市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上之前已經批准的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國已有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覆蓋了30個省、自治區、市,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應對疫情衝擊、穩定外貿基本盤、促進消費回暖的有力之舉。今年以來,傳統外貿方式受疫情影響較大,但跨境電商卻釋放出巨大潛力。在特殊背景下,我國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不僅有助於緩解疫情影響,助推國內消費回暖,更體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穩定外貿的信心與決心。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是應對疫情的“減震器”。跨境電商推動了國際貿易的去中間化,使得中國製造直接面向國外的終端消費者,為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參與國際貿易提供了渠道。此次疫情發生後,傳統外貿方式受到較大沖擊,但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實現了高效快速的全球供需匹配,提升了我國外貿的全球供應鏈集採能力。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174億元,同比增長36.7%。比如:“赤峰全球購”APP受到435萬赤峰市民的追捧,透過它線上查閱、購買防疫品成為當地人的新時尚。此次我國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能大大促進跨境電商行業恢復回血功能,有助於衝減傳統外貿受疫情的影響,也有助於更加精準的扶持外貿行業復工復產和正常貿易,支援企業疏解困難,疏通產業鏈和供應鏈,發揮好“減震器”作用。同時,試點城市和地區透過政策的先行先試,也會帶動我國跨境貿易整體環境的改善。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是穩定外貿的“強心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跨境電商在穩外貿、穩企業、促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外貿承壓尤為巨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部分企業出口開始從線下轉向線上,紛紛從事跨境電商出口,積極尋找新的企業客戶,有效開闢了新業務、新市場,彌補了疫情給傳統貿易模式造成的不利衝擊,成為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增長的新動能。當前,傳統外貿依然受到疫情嚴重的衝擊,需要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獨特的優勢,開展線上營銷,實現線上交易,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以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外貿攻堅克難。而國家推出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政策,有助於推廣成熟做法和政策體系,完善綜合服務平臺,助力外貿行業克難前行,提速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步伐,既是穩定外貿基本盤、打造全球供應鏈的有力之舉,也是給跨境電商平臺和商家注入一劑“強心針”。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是消費回暖的“催化劑”。跨境電商不僅是帶動中國外貿出口的新業態,也是滿足國內居民消費升級的新渠道。隨著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提升,中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購買進口商品、赴海外消費等行為逐漸增多,跨境電商成為國際消費的重要渠道。在疫情發生後,跨境電商壓縮了傳統貿易層層代理的諸多中間環節,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透過跨境電商平臺匯聚起來,增加了消費者的獲得感,極大地刺激了購買慾,有效抵禦了疫情衝擊,助推了消費回暖,促進了經濟穩步復甦。隨著疫情防控的深化,跨境電商在促進供需對接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一方面,消費大資料讓供給側更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會使企業增強市場敏感性,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擴容,將帶動更多外貿市場主體關注國內市場,透過引進更加豐富多元的海外優質商品,進一步釋放消費市場潛力,從而帶動經濟復甦進入“快車道”。

  跨境電商的發展順應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疫情的衝擊。但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各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一定能主動應變,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將短期之危轉化為長期之機,為我國外貿穩定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作者系四川線上特約網評員 鄭宗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4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天府網評:發揮好跨境電商穩外貿、促消費作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