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求不死,科學家注射300萬年前“猛獁細菌”,富豪6次換心

由 簡振武 釋出於 科技

古今中外,當人類的財富、權勢到達頂峰時無一不萌生出共同夢想——永生不老。秦始皇執著於蓬萊島仙方,至死未得;唐朝六帝服食“太乙金丹”排隊駕崩,經後世檢測,其中多含汞(水銀)、明礬等有毒物質。

越追求永恆生命,越容易陷入瘋狂狀態,反而早早撒手人寰。但儘管有眾多“先烈”趟雷,後續的頂尖富豪甚至是科學家仍前赴後繼,為始皇未完成的“永生大業”,奮不顧身……

據美《The Times》報道,早在2009年,莫斯科國立大學科學家阿納託納·布朗科夫(Anatoli Brouchkov)便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發現了“芽孢桿菌F”,彼時它已經沉睡了大約300~350萬年,屬遠古生物細菌一類。

目前學界對於該細菌的研究很少,僅僅發現他具有成百上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經反覆測試發現,這種古老細菌可使老年雌鼠(相當於人類54~68歲)重新獲得生育能力,並且儘管經歷了百萬年時光洗禮,該細菌還沒有衰老表現。

(圖:阿納託納·布朗科夫發現遠古細菌)

布朗科夫曾吐槽:“假如你發現了史前微生物,你怎麼能忍住不去將它放進嘴裡”?他在小鼠和人體細胞上進行4年實驗後,2015年正式將該細菌注射至自己體內。不知是否出於心理作用,在隨後的數年內,他表示自己“從未感冒過”,且免疫系統倒退回20歲左右。

相較於布朗科夫的瘋狂,為將生命無限延續,頂級富豪們更願意燒錢甚至玩命。M國億萬富翁大衛洛克菲勒,被稱為“石油大王”,作為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繼承人,他的財富是馬雲巔峰時期的15倍,更不為常人所知的是,他曾花費20億更換心臟6次,在99歲時換了最後一顆心臟,最終延壽至101歲。

(圖:大衛·洛克菲勒)

俄科學家布朗科夫、大衛洛克菲勒等只是抗老洪流的縮影之一。近年來,生命科學的研究投入已經遠遠超出其他方向,國內外資本財團紛紛開始搶先佈局,其中多數不僅“腦洞大開”令人嘖嘖稱奇,還已經逐步落地嚐鮮。

一、首先便是“物質干預法”,從端粒酶、線粒體等層面儘可能的打破壽命枷鎖。2019年Hisayuki Amano研究小組研究發現,GEnad+物質能夠維繫端粒穩定,使生物體肌肉、毛髮以及其他組織恢復年輕態。在此前的動物模型實驗中,它已被證實可延長小鼠2.3倍剩餘生存期,相關研究被《Cell Metabolism》收錄。

今年初,93歲港島首富李氏現身柴灣墓園,他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早在三年前他年便押寶GEnad+並親身下場嘗試,媒體猜測其九旬高齡仍狀態極佳與該物質有關。為此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富豪已經向其丟擲“橄欖枝”,與之相關成品艾沐茵在多市場走熱,據資料研究院公開資料顯示,三年內狂銷四十餘萬瓶,被業內人士評價為“現象級產品”。

二、腦機介面類“意識永生法”。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首富馬斯克,出名的不僅僅是造電動汽車和送火箭上天,在生命科技領域也是重金投入,2018年他投資數億美元成立Neuralink公司專研腦機介面,2021年1月報道顯示,其已在小豬、猴子大腦中成功植入晶片,動物甚至可以打多款電子遊戲,距離“人機互動,意識長存”的終極目標又近一步。

三、替換他人體內“青春分子”。儘管在常人看來稍顯奇幻,但從年輕者體內尋求不老在國外富人圈並不罕見,79歲加拿大時尚大亨彼得尼賈德,為求青春建立超大“淫窟”,侵犯七千餘名少女,並稱她們是自己“永葆青春的秘密武器”;PayPal創始人、投資大師彼得迪爾為活120歲,定期從18歲青年體內替換新鮮血液,不惜花費上億美金。

(圖:彼得·尼賈德)

儘管生物技術推動了生命科學的長足發展,但依舊證明不了人類可以做到永生的地步。上述中學術背景較為紮實的GEnad+物質,近年來已獲得了上千篇期刊證實,且作為早期走出象牙塔的抗老技術,在基因港等龍頭企推動下觸達近10萬人,也更多是延緩老化程序,幫助人們以較健康狀態度過老年,並非“長生不老”。

不過生物科技的發展也絕非是一蹴而就,據《人口與經濟》顯示,從夏商時期的均壽18歲,到如今國人平均壽命超過77.3歲,預期壽命在科技發展下取得長足進步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2.5億,由此產生的老齡機能健康問題成為橫亙在發展面前的又一道難題,相比之滿足頂尖富豪出於私慾的“續命”需求,研究此類技術以提升常人老年生活品質更具現實和社會雙重意義。

谷歌未來學家、奇點大學創始人庫茲韋爾(Kurzweil)曾預言2029年將是人類走向永恆的起點,但也正如他所言,“死亡為人類生命賦予了新的意義,死亡讓我們意識到時間存在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當生命可無限“續費”時,曾經為之奮鬥的一切,還有存在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