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汽車加速進擊 核心供應商佔位為王?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近一段時間以來,5G汽車正乘風破浪加速駛來。
日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餘承東兩位業界大佬罕見同框,為比亞迪首款5G汽車“漢”上市站臺,其上搭載了華為5G通訊模組等元件。可以說,國內5G汽車正進入爆發期,東風Sharing-VAN、廣汽新能源Aion V、比亞迪漢、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上汽榮威等車型或宣佈上市、或即將量產。而這些打上“5G”標籤的新車型背後,相關技術及零部件的應用也備受關注。
有人說,在當前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中,電動化是上半場,智慧化、網聯化是下半場。而在整個發展過程中,5G技術或成為關鍵一環。
華為憑技術入局
今年5月,華為聯合一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集團、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北汽集團、比亞迪、長城汽車、奇瑞控股、江淮汽車、宇通客車、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宣佈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程序,共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而就在比亞迪漢上市釋出會召開的一個月前,東風L4級自動駕駛5G汽車——Sharing-VAN 1.0Plus量產下線。其首批6輛車出現在位於山東青島市的國家海洋實驗室智慧園區,提供日常的載人擺渡、運送物品等服務。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造型部副總工程師王振介紹稱:“Sharing-VAN在產品設計上,實現了與使用場景相結合的5G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據悉,該款車採用的5G核心技術及相關元件就能來自華為。
隨後,在廣汽新能源Aion V的雲上釋出會上,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表示,Aion V的一大暖心科技,就是以華為的5G通訊晶片為主,打造的5G+C-V2X車載智慧通訊系統,傳輸速度比4G裝置高兩個數量級,更適合擁抱萬物互聯的智慧網聯時代。
“構築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共築科技先享的出行體驗。”餘承東所提出的正是華為作為5G汽車核心通訊零部件供應商的目標。事實上,梳理國內的5G汽車,就不能不提華為提供的由內(晶片)到外(元件)、從硬體到軟體(作業系統等)的一系列5G核心技術零部件。
華為作為目前全世界5G技術基礎最全面、實力最雄厚、技術最完善的通訊技術供應商,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推出了首款車載5G通訊模組MH5000,採用的5G通訊晶片是華為巴龍5000。去年年底在京禮高速公路上,華為幫助車企順利實現了全國首例高速公路場景的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編隊演示。參與演示的全部車輛都搭載華為新一代C-V2X車載終端T-Box。此外,該公司還提供了路側感知終端攝像頭、雷達、路側單元RSU、邊緣計算、C-V2X Server等產品和服務。據介紹,華為C-V2X車載終端T-Box搭載了自研的5G車載模組MH5000和LTE-V車載模組,透過華為車載終端T-Box和路側單元RSU的時間同步,可為隧道場景中的車輛提供精準的時鐘同步功能,為自動駕駛所必須的感知提供基礎通訊能力,彌補隧道無GNSS訊號的不足。
至今,以MH5000和T-Box模組與5G為核心的車載通訊終端,已配裝國內多款5G汽車上。廣汽新能源方面表示,Aion V能提供百兆傳輸通道,並用V2X來賦能智慧駕駛。而採用華為5G T-Box榮威MARVEL-R,將“實現V2X智慧旅行和5G智慧座艙”。北汽ARCFOX α-T可透過WiFi為使用者提供850~880M左右的峰值網速,讓智慧互聯暢通無阻,實現真正新一代5G智慧電動汽車的出行體驗。
鑑於在5G汽車方面的優勢,華為在去年8月釋出的鴻蒙作業系統(OS)也在市場上鋪展開來。據介紹,鴻蒙作業系統的突出特點,是跨終端、超快速、相容性強、安全性高,可與5G通訊的高速度、低延時、頻寬大容量形成“絕配”,由此成為5G車聯網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最佳選擇。
7月10日,華為公佈了一批數十項有關汽車5G網路、自動駕駛等技術的專利。從中可以看出,華為的5G汽車相關技術不斷進化且日益完整、成熟。
零部件企業加速搶灘
5G汽車進入“風口”期,其供應鏈上的企業紛紛搶佔“高地”。這其中既有傳統零部件企業,也有新興的科技公司。
航盛電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早已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目前我們正在開發5G汽車相關零部件產品與技術,主要圍繞V2X車聯網進行佈局,包括5G遠端資訊處理器(T-BOX)和車載終端(OBU)等。”
據悉,作為中國本土汽車電子的代表企業之一,航盛電子一直致力於車載資訊娛樂系統、車身控制整合系統和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等領域的創新研發及生產,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的趨勢,航盛電子在智慧網聯等方面不斷探索。在5G通訊條件下,無論滿足自動駕駛訴求,還是保障駕乘安全、實現網路服務,高質量的5G通訊模組和網路定位對於智慧汽車資訊系統的效能都十分重要。航盛電子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即便在訊號丟失期間依然能夠為汽車提供連續導航,可為車聯網應用提供高精度的連續定位。
“經過多年戰略佈局,我們在技術上的儲備已比較成熟,隨著5G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賦能,車聯網、智慧駕駛、智慧駕艙三大業務將成為我們未來盈利增長點。”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霖表示,智慧駕駛將實現車與車之間的通訊,其中5G技術將扮演關鍵角色。2019年,德賽西威收購德國先進天線製造公司ATBB,在高效能5G智慧天線技術的加持下,訊號在各種複雜環境下可以保持穩定傳輸,新產品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達到同類產品較高等級ASIL B。德賽西威已有業務包括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資訊顯示系統等,如今在5G賦能下,將各個模組整合為智慧駕艙,全自動泊車系統、駕駛員行為監控和身份識別系統、T-BOX產品等已實現量產。
公開資料顯示,2016~2018年,德賽西威研發投入分別為3.41億元、4.24億元和5.43億元,佔公司當年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6.96%和10.04%。特別是2018年,其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9.84%,研發人員同比增加30.52%,達到1900人左右。
“智慧汽車與5G產業都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新興科技集團高階副總裁、戰略品牌總經理吳冬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5G車聯網正是兩者融合的歸集點。在他看來,5G-V2X車聯網是智慧汽車的根本支撐,包括決策層、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感測器、處理器及V2X雲平臺和路側單元、大資料與線上應用,以及硬體與軟體的配合,5G通訊技術則是其中的核心。
2018年初,高新興收購中興物聯後,將企業發展戰略重點轉型至車聯網和智慧網聯領域。高新興如今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聯合整車企業,打通5G通訊、電子車牌、車聯網及路側智慧感知業務的企業,形成了從車規級5G通訊模組、5G遠端資訊處理器(T-BOX)和車載終端(OBU)、路側終端(RSU)、以及智慧交通平臺的全產業鏈佈局,車載產品可與全球多款車型實現自動適配。
資料顯示,2019年,高新興在通訊車聯網產品方面實現營收5.51億元,毛利率達29.91%。今年以來,高新興已與包括百度、騰訊等自動駕駛、智慧網聯、車機系統的公司達成了深度合作。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5G通訊開啟商用,使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如虎添翼。零部件企業和科技公司也更積極地參與其中,希望在未來的市場盛宴中分得一塊“蛋糕”。“國內5G汽車不斷推出,也驅動相關零部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競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產業化將更進一步
行車自動避讓、虛線變道超車、保持安全車距、處置突發路況……位於湖南長沙湘江新區的國家智慧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已率先實現了5G全覆蓋,5G網路可以幫助汽車更快處理路況,實現車對車的低延遲通訊,提高自動駕駛的可靠性。車輛可以在高頻寬、低時延的情況下順利開展各項測試。
基於5G通訊的自動駕駛運營測試示範場景,也已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但是,業界反映,以往由於缺乏標準,阻礙了產業化落地。“沒有標準,上下游企業就無法產業化。”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豫蓉向記者表示,通訊行業是個標準先行的行業,中國移動已在5G自動駕駛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但尚未產業化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5G標準尚未確定。
如今,在這個領域,有好訊息傳來。7月3日,國際標準組織3GPP官方宣佈,5G/R16(新版)國際標準凍結(定稿)。“作為5G國際標準的第一個演進版本,其高度支援5G車聯網,國內5G車聯網發展恰逢其時。”清華大學智慧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鄧志東對記者說。
據瞭解,與之前的R15版本相比,這一新版國際標準凸顯了重點支援5G車聯網的諸多優勢。
一是以5G新技術為條件,實現了高網速、超可靠、低時延通訊的目的。超可靠性達到目前業界最高的“六個九”(99.9999%),低時延可達到5ms以內的端到端通訊,而這正是4G車聯網所很難突破的瓶頸。這一指標的實際作用之一,是制動的安全距離。在測試條件下,自動駕駛汽車時速60公里時,如果時延為60ms,指令緊急制動距離約為一米;時延達到5ms,制動距離只需要8.5cm。
二是新版國際標準支援5G條件下的V2X,具體包括V2V、V2I等直連通訊,透過點對點、點對面等多種通訊方式,最佳化車聯網感知、排程等功能,實現車聯網支援全自動駕駛車輛編隊、半自動駕駛、遠端駕駛等應用場景。
三是5G高速通訊條件下的定位精度提升。新版國際標準支援車聯網的定位精度提高10倍以上,達到了米級。這對於智慧汽車、全自動駕駛的自動導航非常實用,而且在強化功能的同時,還可節能降耗,節約成本。
“在目前階段,5G車聯網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新版國際標準是推動產業化的基礎。”無線行動通訊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博士向記者表示,該項標準確定了一些5G車聯網產業化亟需解決的關鍵技術,依託這些技術,一是可增加5G汽車的感知範圍,在車上提前獲取關鍵道路、車輛、行人、訊號燈狀態等資訊,即使是在超過視覺距離或視線被遮擋情況下,也能憑藉聯網資訊實時傳輸使感知更迅速、更精準,提高了車輛的安全係數;二是5G高速通訊條件下的車聯網,可容納更多車上及路測、甚至是衛星等聯網裝置,接受更多的資訊,從多感知元件的單車智慧,過渡到以車聯網為主的協調智慧演進,有效降低了單車高精度感測器的數量,從而降低成本;三是車聯網應用場景更多,從自動泊車到無人自動駕駛,都可實現資訊實時分享。同時,高速通訊配合自動駕駛的快速決策,還可提升交通效率,緩解交通擁堵。
“有了國際標準,5G車聯網等相關技術必然在全球範圍內形成新的產業競爭熱點。”崔東樹認為,國內也必將有更多的零部件供應商入局。
這將構成一個汽車業史無前例的供應鏈生態圈。目前,中國電信已成立了物聯分公司,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中國電信物聯網分公司副總經理朱明透露:5G車聯網方面已開始做商用試點。中國聯通旗下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近來也表示,將緊抓5G發展機遇,提供更好的車聯網和服務運營解決方案。該公司去年釋出了4款5G車聯網產品。中國移動不僅為5G國際標準作出貢獻,而且成立了中移智行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也與相關車企成立了5G自動駕駛聯盟,釋出了相關智慧車載終端產品。
根據德勤最新發布的行業調研報告,5G將推動汽車的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發展。2030年,中國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將達到3000萬輛。而這樣的市場容量,足以容納更多的5G技術相關的零部件企業參與其中。
“‘新基建’將為5G車聯網提供發展契機,或成為我國汽車產業‘變道超車’的一個重要支點。”吳冬升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