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賽道:技術落地最想@誰?
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今年以來,Robotaxi這條多少已有些擁擠的賽道,熱度不斷增強。
自百度Apollo在長沙正式向所有市民開放服務以來,Robotaxi在各地落地運營的訊息依舊不斷。最近,自動駕駛公司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就宣佈,雙方合作建立的自動駕駛車隊將在今年下半年擴大至10輛的規模;大眾汽車集團則計劃今年9月在合肥推出首批Robotaxi進行測試;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也將於今年下半年在蘇州投放車輛……
作為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之一,國內Robotaxi賽道上“你追我趕”。然而,站上賽道並不意味著真正的競爭來臨。面對法律法規、成本和規模“三座大山”,各家自動駕駛公司還要經歷漫漫長路。在“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它們都在為技術落地尋找合作伙伴,求得資金等方面的支援。換句話說,還在示範運營階段的Robotaxi“玩家”,正在以另外一種形式展開競爭。
■Robotaxi試運營“多箭齊發”
日前,第三屆全球智慧汽車前沿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廣州舉行,Robotaxi成為現場看點之一。藉此機會,《中國汽車報》記者試乘了文遠知行已上路運營的Robotaxi。目前,文遠知行在廣州黃浦區、開發區投放了40輛Robotaxi,均採用東風日產軒逸純電動汽車。一上車,記者並沒有感受到其與普通計程車的差異。要說最明顯的不同,恐怕就是分別位於駕駛員位置和後排座位前方的平板電腦。前者是為了供司機接單使用;後者可以供乘客點選開始,還能將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系統情況反映到螢幕上。在行駛過程中,文遠知行Robotaxi均按照行駛道路的正常時速行進,並根據道路情況調整車速。大部分情況下,車輛平穩執行,安全員無需接管,而遭遇岔路口、堵車等複雜路況時,安全員就會接管車輛。
記者試乘的這輛Robotaxi在外觀上,與東風日產軒逸純電動汽車相比沒有太大改變。據瞭解,文遠知行採用整套多感測器融合方案對其進行了改造,包括車頂的5個毫米波雷達、2個GPS和10個攝像頭。記者瞭解到,文遠知行對外運營的Robotaxi,都是按照廣州計程車的計價標準計費,安全員也由計程車公司招聘,只負責車輛行駛,具備計程車駕駛資質。此前,文遠知行已獲得了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工業和資訊化局、公安局聯合頒發的智慧網聯汽車遠端測試許可,成為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獲准開展全無人駕駛路測的公司。
“今年7月拿到遠端操控自動駕駛路測許可,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文遠知行營運長張力看來,他們的車隊經歷了幾百萬公里里程的測試,積攢了大量的場景資料,再加上5G在自動駕駛上的應用,未來兩到三年公司將有機會實現更多無人駕駛測試方面的新突破。
事實上,目前不少自動駕駛公司在經過大量的車輛路測後,都能提供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記者瞭解到,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正在進行自動駕駛車輛的測試運營合作,目標是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期間提供出行服務。此外,AutoX也在之前正式面向上海使用者推出了Robotaxi服務,使用者在指定的自動駕駛示範區域內,可透過高德地圖APP呼叫自動駕駛出租車且無需付費;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今年9月推出首批自動駕駛測試車,預計明年一季度對外開放,10輛經過改裝的奧迪E-tron將在合肥海衡區投放,當地居民可以使用大眾的一款應用程式免費叫車。
■創業公司急需事業合作伙伴
中國之於自動駕駛落地,是一個關鍵市場。除自動駕駛公司外,車企也在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參與到Robotaxi的商業化程序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與商業化路徑》(2020)研究報告提出,目前車企正將車輛生產與自動駕駛技術緊密結合,主要有控股或投資、開發合作兩種方式。
據悉,在文遠知行的A輪融資中,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旗下戰略風險投資公司Alliance Ventures進行了領投,這也算是該公司首次投資中國市場。文遠知行Robotaxi不僅使用日產的車輛,並且在對外運營期間,日產還給予了技術支援。
很多自動駕駛企業在進行Robotaxi路測之時,大多采用林肯MKZ這款更易改造的車型。而基於文遠知行與日產這種自動駕駛公司與車企間更深入的合作,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有望進一步加速。比如,小馬智行在今年2月獲得了來自豐田汽車的4億美元戰略投資。除技術專案外,雙方還將加強在自動駕駛其他方面的合作。在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的合作中,用於測試的車輛基於吉利幾何A改造,元戎啟行為其量身定製了更貼合車身的感測器套件解決方案——DeepRoute-Sense II。在自動駕駛上“All in”的百度,或許不需要車企的戰略投資,但也採用了與車企合作開發的模式。
行業專家告訴記者,對於自動駕駛企業來講,在實現Robotaxi商業化的過程中,必須積極尋求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突破成本和規模這兩個制約瓶頸。
■力圖突破賽道火熱背後的瓶頸
羅蘭貝格全球高階合夥人、大中華區副總裁、汽車行業中心負責人鄭贇認為,Robotaxi從試運營到正式運營,最大的挑戰是法規,因為它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時間節點也不明確;其次是成本,現有安全員+自動駕駛裝置的成本,對整體運營有較大影響;再次則是技術。在他看來,技術是最無需擔心的因素。
“Robotaxi作為自動駕駛應用的一個場景,處在技術高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整個行業都在為解決規模化和無人化這兩大難題而努力。”小馬智行總經理莫璐怡對記者表示,只有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才能真正討論Robotaxi的商業化。
文遠知行Robotaxi整車的硬體成本目前尚未對外公佈。記者瞭解到,2016年,一個鐳射雷達的價格是8萬美元,現在已經便宜很多。而車規級的感測器只有量產到一定規模,單價才能顯著降低,進而帶動自動駕駛車輛的成本下降。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稱,要改造一款自動駕駛汽車,基本上需要花費約100萬元。鄭贇更是表示,當前Robotaxi還不具備作為成熟產品的條件,更多是發揮一種示範效應。在政策法規、成本技術尚未突破前,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以及盈利仍是一個偽命題。
張力直言:“如果無人駕駛盈利,必須要實現單車盈利,而實現單車盈利的前提是實現‘無人’駕駛。在今天這樣載著安全員運營的模式下,成本始終處於高位,不可能實現盈利,甚至比普通模式還要虧錢。”據悉,對於整個Robotaxi行業來講,去掉安全員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是各家企業一直想要佔領的制高點。
目前,行業內形成了自動駕駛公司、車企和出行平臺的“鐵三角”關係。“‘鐵三角’模式的可複製性很強,現在不少自動駕駛公司都在按照這個路徑發展,實際上就是自動駕駛公司、整車企業、出行公司等市場參與者共同構建生態。如果考慮未來的出行,有兩點最為關鍵。一是車企能否提供足夠的車輛,再有就是出行公司能否帶來訂單。整車企業與自動駕駛公司建立車隊,是供給方與需求方很好的對應。”張力表示,這正是文遠知行一開始奠定的商業模式基礎。
一段時間以來,自動駕駛公司不斷推出Robotaxi試運營服務,它們對模式的積極推廣,最想@誰呢?相信行業人士不難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