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大運”激情 成就城市夢想
一枚金烏負日的精巧圖騰,揭開了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成都平原亙古不變的旺盛生命力,水旱從人的自信從容,由此展現在世人眼前。跨越時空,追尋未來,三千年後,蜀地源頭,象徵著希望和夢想的大運火炬熊熊燃燒,一脈相承的古蜀文明和天府文化交相輝映,迸發出耀眼光芒。
古蜀文明與大運精神交相輝映。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8月31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300天之際,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亮相。這意味著,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精心籌備,成都大運會正式步入“衝刺” 階段。圍繞“謀賽、營城、興業、惠民”的辦賽理念,成都正透過舉辦國際頂級賽事,帶動體育產業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賽營城 為城市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於再清曾表示:“對成都而言,辦好大運會這場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會是考驗、也是契機,為這座城市提供了各方面提檔升級的好機會。”藉助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影響和拉動,成都經濟發展不斷加速,城市空間不斷擴圍,城市能級持續提升。
夜幕下的東安湖多功能體育館。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雪山之下,碧水之畔,形似“飛碟”的東安湖多功能體育館矗立山水之間。場館頂部,巨型“太陽神鳥”裝飾熠熠生輝、展翅欲飛。今年5月11日,東安湖體育公園迎來“首秀”——“相約幸福成都”2021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第十四屆全運會體操資格賽在這裡圓滿收官。除了競賽水平,場館硬體、現場服務、安保水平均獲各方稱讚。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繆仲一感嘆,國際水準場館讓運動員彷彿到了奧運賽場。
“大型體育賽事給城市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動力。”在成都體育學院教學質量和評估中心主任、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高揚看來,作為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全球綜合性體育賽事,大運會對成都的意義遠超比賽本身。成都大型體育場館的規劃建設,重大體育賽事的陸續進駐,將充分發揮賽前賽後的“人氣吸附效應”,有助於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佈局和人文格局。
據瞭解,為迎接大運會,成都新建和改造了總共49座比賽訓練場館,這些場館或位於高校內,或位於城市核心片區,場館恢宏的設計、精妙的佈局與智慧化的設施,能夠在完成大運會比賽服務保障後,繼續為民所用,持續發揮能量。
新興體育場館的建設,不僅能滿足群眾健身需求,還能帶動體育消費業態的變化,促進體育綜合體的發展,促進體育與教育、體育與衛生、體育與旅遊的融合發展,盤活體育場館資源,帶動體育產業全面振興。而這,也正是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辦好一次賽事,啟用一座城市。舉辦大型運動賽事的隱形經濟效應必然大於顯形經濟效應。大運會的到來,促使成都市政設施、交通建設、產業發展、社群治理等多個方面獲益。兩年以來,成都利好頻頻——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市域軌道交通線網加密延伸,傳統商業業態加速煥新,城市功能提檔升級,城市發展空間持續擴圍,歷史城區功能形象得到全面最佳化提升。
以賽謀城 創新創造釋放激情活力
夜幕降臨,成都高新區江灘公園熱鬧非凡。這座成都最大的濱河生態公園,在銜接錦江綠道基礎上融合多樣的體育空間,實現文體商旅融合發展。近3000平的無邊際游泳池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人工創意沙灘成為家庭親子娛樂的首選,融入電競元素的滑板運動場、釋放青春激情的競速單車,光感攀巖、電競足球、能量跑酷,一系列“科技+運動”的互動式智慧健身裝置讓運動健身變得多元豐富,饒有趣味。
成都鳳凰體育場。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城市的另一邊,金牛區杜家碾地鐵站附近,外形酷似“蓋碗茶”的鳳凰山體育公園則透過賽事場館和商業配套設施實現巧妙融合,突破了空間格局,塑造了全新的運動休閒娛樂方式:觀眾在這裡不僅能觀看國際頂級賽事、頂級商演,還能就近實現聚會消費、購物娛樂,形成“以賽事促消費,以消費反哺場館運營開支”的良性閉環。
家門口有運動場、社群裡有體育中心,伴隨賽事腳步臨近,城市運動激情高漲。不斷更新的體育基礎設施、體貼入微的公共服務,也讓運動成為市民休閒娛樂新選擇。
江灘公園。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無論是足球、籃球這樣的常規運動,還是皮划艇、槳板衝浪等新興運動專案,競技的激情與魅力,讓這座城市迸發全新的生命活力。網球學校、山地越野車、達根斯馬術國際俱樂部等業態,讓星羅棋佈的公園綠地成為居民聚集的運動社交中心。體育產業與文體旅商融合發展,城市國際化魅力得到充分展現,
錦城湖。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資料顯示,2015年成都體育產業收入達392.24億元;2019年成都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732.6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約258.7億元,佔全市GDP比重1.52%。而2020年,這一資料有望突破80億元。伴隨各項國際重大賽事進駐,成都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2020《中國城市海外影響力分析報告》顯示,在國際體育賽事指數方面,成都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體育事業和產業有計劃、有目標、有預期地“引進來”“走出去”,讓更多的遊客知曉、走近、讀懂這座城市。
賽事興城 公園城市營造美好生活
2020年11月26日,成都首次對外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清單共計141個具體合作專案,涉及賽事活動合作、體育消費場景建設、文商旅體融合、專案投融資建設、產品和服務等五大類別,以期引入優質資源、挖掘合作機會、推介成都體育。與之同步,成都積極承接國際體育賽事和中國高級別體育賽事,打造出成都馬拉松、“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等一批自主賽事IP,充分匯聚體育力量,帶動體育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相約幸福成都”2021年全國女子水球冠軍賽。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乘大運之勢、促城市之變,彰顯辦賽營城興業的綜合成效。一批國際化社群、運動健康社群、文化創意社群等主題社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推進城市社群高水平治理和發展。以此為契機,成都積極推動城鄉社群科技、生活、情感、價值、生態等要素融合,提升社群場景營造能力,展示成都城市之美、治理之效、功能之優。
在天府新區麓湖公園,一年一度的龍舟賽成為居民翹首以盼的賽事專案;在武侯區望江·音樂家提琴微博物館,年輕人以琴會友,掀起周邊社群文化娛樂新時尚;在洛帶鎮老街社群,以在地客家文化資源為本底打造大運“後花園”,正以獨特的氛圍營造,讓慕名而來的遊客體驗蜀都味、煙火氣……
凝聚社群發展治理新優勢,激發辦賽營城新動能。此前,成都發布總計劃為156億元的《“愛成都·迎大運”成都社群共建共治共享行動機會清單》,涉及80個社群專案。為社群種一盆花、添一個運動角、辦一場音樂會、組織一次社群打卡,成為成都迎大運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大運會里的熊貓元素。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供圖
以謀賽為抓手,以興城為目的,在合理規劃與超前理念的共同作用下,賽事正有機融入城市中,獲取城市文化、產業消費多方面的提升,贏得長久持續的紅利效應。
火與光之間,大運精神閃耀蓉城,以大運會契機,成都建設賽事名城的面貌煥然一新,城市正迸發令人驚訝的生命力和活力。城市競技體育魅力、現代科技實力、城市創新能力正乘借大運之風揚帆起航。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