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章邯董毅司马欣是什么关系 董翳怎么读

由 不新伏 发布于 经典

新闻阁历史事件纵览古今历史,综合重大历史事件,畅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为人知的趣味野史。

章邯 董毅 司马欣

章邯、董翳、司马欣是三位命运差不多的人。当年陈胜军攻打咸阳,秦二世想调兵也来不及,于是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就带着当时的很多犯人,临时抵抗一下,他们组成的军队,由这三位率领,他们打败了周文的数十万兵马,把当时的齐楚联盟军也打退了,并且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

章邯剧照

应该说,当时的秦国已经是苟延残喘,不过这并不影响章邯带着董翳和司马欣打胜仗,这位章邯像是一位常胜将军,使得秦朝还能勉强过得去。应该说,这时候的章邯,全凭自己做主了,因为他的主子在朝廷里忙着争权夺势呢,似乎大家根本不关心章邯打的胜仗。结果章邯很努力,他准备北上联合王离军,一次性灭掉赵国。应该说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还是有一定军事能力的,这时候赵国四面楚歌,就去求救,大家看秦国军队还算庞大,就都不动手。项羽就主动请缨,结果巨鹿之战,项羽杀了不中用的宋义,自己打败了秦军。章邯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继续抵抗,当时情况是,有人劝他,你这么卖命抵不上赵高在皇帝耳边一句话,到时候,你打赢了也要死,打输了更要死,你章邯这么拼命,谁会关心你。大致意思就是要另谋高就。一开始章邯并不想这样,后来还是妥协了,跟着项羽混了,但是项羽杀掉了秦国的二十万士兵,这一点上,很多人说章邯是秦国大汉奸。

章邯、董翳和司马欣,虽然投降了,但那也是因为大秦实在不值得他们再效力了,皇帝听信谗言,他们的劳苦功高无人赏识,所以就干脆倒戈,只是因为投降的时候没谈好条件,冤死了那二十万秦军。

董翳怎么读

董翳怎么读呢?这两个字中,第一个是常见字,读dong第三声,第二字不常用,第二字读yi第四声,这个翳字是一个形声字,读音基本就跟左上角的“医”读音相似。

董翳剧照

董翳,是秦朝的都尉,跟着另外两个人把秦二世的时候的囚犯组织成临时民兵,准备去攻打陈胜当时的一个部下率的部队。后来这三个人得到了秦二世的信任,第二年还派他们三去攻打赵国,结果项羽来救,这三人就傻眼了,想回咸阳去求救,又怕得罪赵高,最后只能投降项羽,他们三在项羽那里得到重用,董翳封为翟王,也算是识时务者了。董翳跟着项羽,项羽也是为了平衡各个封王的势力,不过最终,董翳还是在汜水败给了刘邦,最终自杀。

董翳的这个“翳”字,笔画很多,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医”、“殳”和“羽”组成的,读音就是跟“医“差不多,这次字的意思不止一个,一个是用羽毛做的华盖,一般是指舞具。另外一个意思是起屏蔽作用的东西。当然也有指鸟名字,一种神鸟,传说这种鸟飞起来的时候,一个翅膀能遮住一个乡。最后一种就是指一种疾病名称,角膜混浊引起的一种后遗症,就是眼睛附近留疤。

董翳怎么读大家已经清楚了,在董翳的名字里,这个翳字应当是羽毛做的华盖或者神鸟,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像神鸟那样厉害,应该说董翳的一生也算是有所建树,不辜负这个名字的含义。

翟王董翳

翟王董翳是秦朝时候的一个都尉,他的祖先是春秋时候的董狐。他是秦二世的时候当官的。那一年冬天,陈胜的部下带兵去攻打秦国国都咸阳,秦朝此时国力很弱,当时因为没有军队去抵挡侵略了,秦朝又因为律法太严厉,只能把那些囚犯组织起来对抗外敌,当时的董翳还只是一个都尉,在秦二世的安排下,参与这次抗敌。

翟王董翳剧照

秦二世三年的时候,董翳参与巨鹿之战,他们去攻打赵国,不过项羽当时率兵来救,结果章邯准备去咸阳要点兵来继续打,不过赵高不同意,这样章邯就听信了董翳的劝说,反正你也不敢去咸阳要兵马了,还不如投降,多少还能有个活路。结果,这二十多万秦兵死在了项羽手上,项羽下令全都坑杀了。看来董翳给章邯出了一个馊主意,害死了那些士兵。这些士兵虽然死了,带兵的这些却被项羽重用了,所以可以想见,从一开始,董翳的心思可能就是跟着项羽混。项羽于是下令封董翳为翟王,他的存在主要是项羽为了给刘邦一些钳制,不希望自己封的这些王势力过大。

后来,在成皋之战中,由于守城的大司马中了刘邦的计,结果在汜水遇到汉军袭击,最后自刎。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董翳并非墙头草似的的小人,他虽然曾经劝秦军投降项羽,但是并没有再次投降于刘邦,说明翟王董翳也是一位坚持自己选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