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生在道光十年(1830年),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相差七岁。但过去封建社会官大一品压死人,因为长期在李鸿章手下为官,李秉衡就经常被叫做“李娃子”和李鸿章一样,李秉衡也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成长起来的。
在李鸿章手下干了12年,但却对淮军很有意见
为了尽快拥有功名,李辉德就花钱给儿子李秉衡捐了个“知县衔”。
在晚清腐败的官场,他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因此,工作业绩很快就显现了。上级对其也是青眼有加,像直隶总督文煜、刘长佑、曾国藩、李鸿章等对其都有所器重。从1863年起就在直隶工作,1870年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
一直到1884年,李秉衡在张之洞举荐下以广西按察使身份前往中法战争的后援基地广西。然而,正是因为李秉衡在李鸿章手下干了12年,在这12年间,李秉衡和李鸿章之间的矛盾也是日渐增长。
其根本原因就是李秉衡对部分淮军及其亲属官员的贪腐行为的愤怒。正如李鸿章评价李秉衡是“北直(隶)廉吏第一”那样,作为清官的他对淮军上下很不满。也正因为这种不满,李秉衡无法与淮军合作。最终辞职在家。就在这时,张之洞发现了人才。
12年的下属生涯,让李秉衡看到了李鸿章及其部分淮军将领的不足。这种近距离的观察,与湘军、楚军长期与淮军竞合关系时的视角是不同的。李秉衡知道得更多、更细致、更隐秘。
李鸿章爱将潘鼎新,陷害左宗棠爱将王德榜、冯子材
李秉衡来到广西后,淮军主将一路逃跑、败退。但为了掩盖真相,潘鼎新把脏水都泼给了王德榜、冯子材。
1885年3月24日,清廷下旨革除了革除潘鼎新、王德榜的职务,同时,专门针对王德榜、冯子材提出调查指责:乃本年正月南关之役,据潘鼎新电称,冯子材、王德榜二十八营,飞催不至,掣肘万分等语,究竟该两军因何奉调不到,并王德榜挫败退缩情形,著李秉衡秉公确切查明,据实具奏,毋须拘隐。
然而,让潘鼎新和李鸿章没想到的是,李秉衡竟然没有帮助淮军、没有帮助潘鼎新。为左宗棠的爱将王德榜说了公道话,说王德榜、冯子材是救援不及,根本不是有意。其后,李秉衡、张之洞再次为王德榜说公道话:王德榜参加了“镇南关战役”。潘鼎新说没参加不符合实际。
最终,李秉衡的仗义之举致使李鸿章、潘鼎新“借王德榜打击左宗棠”的阴谋没有得逞。
李秉衡真的不明白潘鼎新乃是李鸿章的爱将?不明白李鸿章护犊子吗?不知道左李乃是政敌吗?不明白李鸿章乃是慈禧更倚重的人吗?
李秉衡为什么没有帮助潘鼎新
李秉衡在主管这场战争陆战的后期过程中,却依然重用湘军、桂军、楚军等,对淮军地使用并非重点。特别是在潘鼎新死咬王德榜(王德榜看不上潘鼎新,认为能管他的只有左宗棠,因此拒不接受“提督”任命,其实就是在打潘鼎新的)的关键阶段,也在实质上站在了王德榜一边儿——证明王德榜参加了“镇南关—谅山大捷”。
虽然,李秉衡监狱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势力都比他强大得多,说话比较“委婉”。也为潘鼎新说了话,说因为战场环境比较复杂,潘鼎新在后方得知的消息比较滞后。同时,也对王德榜进行批评。然而,明白人都知道:实质上打了潘鼎新嘴巴子儿。由此,我们不得不生出一个疑问。
李秉衡为何对李鸿章不感冒
李鸿章虽然是直隶总督,但直隶问题并不直接管辖,主要工作放在北洋。作为直隶官员的李秉衡,更多的是服从布政使领导。
因为巡抚、总督、布政使之间的工作划分问题。直隶没有巡抚只有总督,因此,李鸿章更多的是执行总督身份。但是,李鸿章因为长期在京城做官,之后因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军事领域。所以,他并没有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作经验。
李鸿章很有自知之明,接受清廷任命其担任直隶总督时,他就向清廷指出:未来的工作将以洋务为主,直隶工作全部按照曾国藩在任时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由此,李鸿章并不是住在总督府保定,而是在北洋大臣的驻地天津。
李鸿章对于直隶的工作,总体上属于画圈、签字、做决定的角色,更多的是尊重布政使的“常务副省长”身份。李秉衡更多的是在布政使领导下工作。
另外,就是上文说的淮军军纪和军官品德建设方面的问题,导致李秉衡作为地方官与淮军有较多冲突。
李秉衡为何在1888年到1894年赋闲在家
“战法战争”结束后,我方以冯子材、王德榜等人为代表的前线军官并不服气,一直想找机会再次对法国侵略者给予打击。同样,法军方面也有将领也是如此。但总体上,在张之洞、李秉衡等人“约束”下,中法双方间并没有出现大的冲突。
由此,李秉衡从1885年到1888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重新布防、抚恤阵亡负伤人员、奖赏有功人员、广西地区民生重建、吏治问题修理整顿等问题上。
1886年3月3日(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56岁的李秉衡向清廷上奏:微臣病体增剧,重任难胜,吁恳天恩,俯准开缺回籍调理。
总体上的病情是:肝阳上冲。主要造成病重的因素有:劳累、水土恶劣、烟瘴侵袭。因此,肝燥血虚需要精心调养。而且时间比较长,恐怕难以速愈。
最终,他又说了说目前的工作基本都已经完成。总督张之洞可以两省统筹民政;提督苏元春布置有方。所以,朝廷可以安心让我回去养病。
对于李秉衡的无奈,清廷也是知道的。例如张之洞揽权问题。潘鼎新就曾在“中法战争”中,指责张之洞架空自己。
次年,中法勘界出现了问题,清廷对李秉衡给予了批评。直到1888年,李秉衡终于得到旨意,准许其辞职。
潘鼎新将战败责任推给冯子材、王德榜,其目标直指左宗棠
李鸿章广交外国友人:我们只与少荃谈协约
翁同龢才是背锅侠,故意编造翁李矛盾只是洗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