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卷彰显学科思维体现价值导向

今天(6月7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科目顺利举行。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从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等维度对地理科目试卷进行深度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设置问题情境、提供鲜活素材,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凸显对地理能力的考查,回应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目标。

一、试卷结构稳定

试卷共有20道选择题,3道综合题,题型结构稳定,内容分布合理。全卷试题涵盖了地球运动、岩石地貌、大气运动、水循环与洋流、人口与城市、产业发展、地域文化、自然灾害、区域开发等地理核心主干内容。选择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8题,宇宙与地球3题,地理信息技术1题;综合题的问题设置梯度合理,具有逻辑性,考查了考生对地理问题进行认知、分析、提出措施、完成价值判断的过程,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基本路径。试卷延续了多年来地理学科命题情境创设的思路,关注疫情防控、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脱贫攻坚等社会热点,在鲜活的现实情境中,体现了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命题要求。

二、聚焦人地协调

试卷考查了“人地协调”这一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如选择题中长江入海泥沙量的变化、城市环境污染的应对、世界各地淡水资源的差异等,综合分析题中印度金奈城市化中的洪涝灾害、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等。
试卷通过面对现实环境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方面问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逐步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类命运是共同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凸显能力要求

试题立足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建立现实生活素材与教学所学相关联的试题情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主题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试题突出了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如蒙古国相关的综合题就覆盖了自然与人文、现象与成因、国内与国外、当下与未来等多重视角,落实了对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区域综合的整体考查。试题体现了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如气压系统分布、洋流分布、从月球看地球等,反映了对地理空间构建与解析能力的考查。试题渗透了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如要求根据中学天文爱好者所拍摄的某一日期金星伴月的景象照片,推测当时我国农历的日期,又如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角度,提出整治长三角地区雾霾污染的合理建议,从实践性的视角,强化对考生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四、积极引导教学

试卷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学要强化立足区域,进行地理综合思维、空间思维的培育;善于使用地理术语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与精炼化表达;重视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灵活调用地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分析解决问题,努力提升思维活性。

试题既有对地理问题的大格局、整体性的思考与建议,例如对于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的理解;也有小切口、微观尺度的具体地理过程的分析与解构,例如分析“逆温现象”对PM2.5浓度季节差异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地理要素、现象和过程,既要有宏观性的把握,也要有具体的理解,彰显地理在不同尺度上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玫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12 字。

转载请注明: 专家: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卷彰显学科思维体现价值导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