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又见面啦!我将为您揭开中国古代历史秘闻、世界历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档案揭秘,为您揭开最神秘的历史秘闻,还原历史真相。
长平一战,白起杀了45万赵卒,这几乎是赵国所有军事力量,赵国的成年男性也几乎被屠杀殆尽,使赵国短时间内再没有能力组建起一支像样的军队。同时这一战也击溃了赵国百姓的心理防线,使他们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整个赵国也崩溃了,亡国对他们来说是不再是一件遥远的事。那么在长平之战后,是谁救了赵国?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秦国并没有攻打赵国,而是派兵攻打完魏国后,又攻打韩国,韩国实力弱,难和秦国抗衡,所以他们打算用上党郡换和平,但上党郡人不愿并入秦国,提出将他们划归赵国,以此来换取赵国的援助。
在上党郡几十座城池的诱惑下,赵王心动了,同意出兵帮助韩国。我们也不能怪怨赵王贪心,为了上党郡而给赵国招惹灾祸,毕竟赵韩两国唇亡齿寒,韩国被灭赵国也难逃厄运。这个时候,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具备和秦国抗衡的实力,所以赵王的这个做法并不算昏招。
到嘴的肉被赵国夺去了,秦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在用以武力夺取上党郡后,开始率兵大举攻打赵国。赵国在老将廉颇的带领下,选择“拖、守、防”的策略,准备和秦国打持久战,这让秦军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困境,但赵国也陷入了困境,他们出现了粮草严重不足的情况。
恰逢这个时机,秦国又散布谣言,说秦国怕的是赵括,而不是老将廉颇。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赵奢曾率兵击败过秦国,正因为如此,赵王也希望他的儿子能像其父亲一样,率兵击败秦国,帮助他们解了眼前之危,于是他用年轻的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同时,秦王也用白起替换的王翦。
赵括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欠缺,最终被白起这个老狐狸诱敌深入,进入了他的陷阱。被白起围困后,赵括想绝地反击,率兵突围,但一次次被秦军击溃。赵括战死后,其他赵军被迫投降了白起,但白起觉得这40万降兵是一个安全隐患,所以将他们悉数杀害。
长平一战之后,赵国陷入了恐慌之中,被白起灭掉仿佛是板上钉钉之事,但他们最后能躲过一劫,避免亡国的厄运,要感谢5个人,没有这5个人,赵国真的可能会在长平之战后被秦国灭掉。
第一人是范雎。取得长平之战大捷后,白起想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但赵国为了避免亡国厄运,派苏代拿重金去贿赂范雎,想让范雎说服秦王撤兵。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范雎拿了赵国钱财后,自然需要为赵国办事,不过范雎肯帮助赵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白起的才能和威望都在范雎之上,若他灭掉赵国,必将成为比肩周公、召公、吕望的功勋人物,到时会威胁到范雎的地位,所以范雎以秦军伤亡过多,不宜再继续作战为由,劝说秦王撤兵。
范雎的这一做法,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有了喘息的机会,这是赵国能够存活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人是白起。白起特别想灭掉赵国,但在长平之战后,因为范雎从中作梗,使他灭掉赵国的计划泡汤。次年秦王想让白起继续率兵攻打赵国,但因为白起怀恨在心,不愿率兵攻打赵国,秦王只能让别的将领去率兵攻打赵国。但在当时的秦国,其他将领的能力很难比得上白起,他们最终败给了赵国。若让白起做主帅去攻打赵国,以他的能力,在军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改写邯郸之战的结局。
第三人是秦昭襄王。赵军在长平之战惨败于秦军,秦昭襄王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在此战之后,他积极进行了挽救。他与各国结好,建立盟约关系,使他们在危难关头肯出兵救赵,同时他还大力发展经济,整顿军备等,使赵国的经济和军事等都有所恢复,这也是赵国在邯郸之战时,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秦军对抗。
第四人是平原君。在邯郸之战时,他散尽家财犒赏士兵,激励士兵的斗志,鼓励百姓都参与到对抗秦军中,他还将自己的妻妾也编入行伍中对抗秦军。同时,平原君还带领门客前往楚国和魏国,想它们求救,希望两国出兵帮助赵国。赵国能打赢邯郸之战,平原君居功至伟。
第五人是信陵君。虽然赵国向魏王求救了,但魏王惧怕秦国,不愿为自己招惹这个强敌,所以不愿出兵帮助赵国。但信陵君知道,帮助赵国就是帮助魏国自己,若赵国被秦国灭掉,魏国也会危险,所以他在魏王宠妃如姬的帮助下,偷盗了魏王的虎符,并通过虎符调动魏国军队,出兵帮助赵国。
最终在魏楚两国军队的帮助下,赵君击败秦军,赢得了邯郸之战,也暂时避免了亡国之祸。
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我们所想知道的真相,关注我,将为您展现历史真实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