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洋口历史文字记载至少也有上千年《谢氏家谱》称:“上洋兴于唐、宋,盛于元、明,由来久矣”,及(清光绪壬午重修版)记载有兴于唐、宋。1939年,日寇疯狂轰炸福州。当时洋口东面的南平、北面的邵武亦遭轰炸,唯有洋口这个闽江上游富屯溪畔的小市镇未遭袭击。为避战乱,大批部分机关、师生和大批商人、市民溯闽江而上,内迁洋口。当时,没有公路、铁路,拥有水路优势的洋口,由于拥有大量资金雄厚的商家进入,促进了当地商业、手工业及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还影响到本地土话发展成为如今标准的福州话,繁华冠于当时。现如今一些有特殊时代背景的遗址跃入人们的视线:彭德怀居住旧址(现洋口雨伞社)、毛泽民居住旧址福音区官牧师家(房子在建设铁路时折除)、滕代远居住旧址蜚江小学(现洋口中小学,也是当时东方军政治部所在地)、十七号兵站旧址(洋口镇中心街三巷药店仓库,现火烧空坪)、洋口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旧址(洋口镇原花蓝厂,现街道居委会边)、洋口“赤色职工联合会”和“商会” 旧址(洋口镇政府)。
苏维埃政府旧址:该建筑建于清朝末期,历来都是官府办公所在地,1933年8月26日设立洋口苏维埃政府。推选出戴子科、陈子明为正、副主席。洋口红色政权正式成立,维系了八个月,带领民众掀起了红色革命热潮,洋口成为一片赤色革命热土。墙面标语生动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背景。黑色标语“筹款百万、把红旗插到福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为1933年彭德怀、滕代远在江西大湖坪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誓师大会上提出的口号;金色标语“将社会主义进行到底”原为“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修改的。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形式。该遗址为顺昌评为中央苏区县,提供相当有力的佐证。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毛泽民故居:193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进驻洋口,仅38日就筹集了大量物资、钱款、武器弹药。9月初,时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毛泽民亲临洋口,负责筹款及物资调配等工作,在此居住办公,9月30日晚在洋口汉关饭店宴请一些对红军在洋口顺利筹款提供帮助的商绅和民众。于次日凌晨带领最后30名红军战士撤离洋口,时长达30余日。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彭德怀办公旧址:为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进驻洋口时彭德怀司令员入住于此并在此办公,指挥东方军以洋口为中心扩红、筹款、建立红色政权、打倒国民党19路军第十五军军长卢兴帮,并与其在王台谈判。此住宅原为洋口大户人家私宅,1951年洋口发展油纸伞将此处改建为办公楼。为纪念那段革命历史,2014年对此进行改造修缮,现由两个部分组成,左侧为彭德怀工作及休息室、警卫室、会议室等办公旧址;在墙上挂有当年红军作战电报和报纸,有红军在洋口重要佐证、顺昌申报苏区县超过百分之六十材料涉及洋口。右侧墙上有彭德怀和滕代远的简介和东方军在洋口扩红、筹款、建立红色政权详细记载。内侧为乡镇企业记忆馆,展示洋口油纸伞发展历程。洋口油纸伞为桐油纸伞,又称44骨明油伞,是福建纸伞"三口"名牌之一。最高年产量达五百万多把,曾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地。该址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七一”“八一”“国庆节”,都有很多基层党组织、院校党组织来此接受教育与学习。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东方军政治部旧址:1933年8月25日,彭德怀司令员滕代远政委率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进驻洋口,因在红军来洋口前国民党大肆污蔑共产党是打家劫舍的土匪,造成一些资本家和商家外逃,导致洋口民众对红军产生了误解和害怕,十几个码头停摆,商铺关门,民众紧闭大门,东方军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命令所有红军战士全部露宿街头不得进入民宅。于次日选址蜚江小学设立东方军政治部,召开千人群众大会,成立了洋口苏维埃政府,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一系列的政策,并以严明的纪律得到了群众认可和信赖,让洋口民众认识到红军是广大穷苦百姓的队伍,打开门户主动为红军端茶送水,逐步恢复了洋口热闹与繁华。为进一步控制局势,推进革命深入,仅用时38天就筹款约30万元法币、食盐24万斤、煤油600余桶和大量武器、药材等,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红军进驻洋口的重要见证,体现了洋口人民拥护红军、军民渔水情、军民团结一条心的情义。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吴公太尉庙(项南抗敌剧团演出地):始建于元朝至正八年,明成化六年夏,正德十一年,天启三年都曾有复修。,门沿上四个字顺序读法为“神功圣化”,叙说的是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名将为“吴阶”有五个侄儿,其中一位名“吴挺”官至太尉,其儿子名“吴熙”也官至太尉,因“吴熙”造反,皇帝念吴氏家族世代对朝廷巨大贡献,没有株连九族,只处决“吴熙”一人,把吴氏家族人员全部赶出京城流放浙、闽一带深山老林居住,明、清时期吴氏一支祠到洋口定居,凭借自身优势逐渐发展洋口最大的家族,因此在此地修建“吴公太尉庙”主要是为纪念先辈“吴挺”太尉。门沿上“神功圣化”是歌颂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对吴氏家族的恩宠。有感谢先辈无私奉献之意。庙内现存各类碑文,为建庙、历次捐资修庙等重要历史见证。展示了洋口千年古镇商贸繁荣的景象。1933年8月至9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以此地为重要宣教场所。1938年项南同志组织200多名平津流亡学生在洋口组建抗日剧团在此上演一系列抗日剧轰动了顺昌城,闽剧团在此通宵达旦上演闽剧、闽南戏,成为广大群众听戏看戏的主要场所。最后一次毁于文革时期,现已改建修缮成为红色旅游主要组成部分。洋口是一个群众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类戏曲的表演在这里融会贯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在洋口得到很好的诠释。2014年洋口镇人民政府对该戏院进行翻修后,现在成为洋口红色旅游和洋口政府在每个特定节日与群众业余文化交流大型演出的场所。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顺济桥:建于明永乐(1417年),桥宽6米,为双拱石桥,距今已有600年历史。顺昌济昌桥被洪水冲毁后,洋口渔民将其废弃石材转运至此盖桥,故名顺济桥。1933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过往此桥进驻洋口,成为了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通道,故又称“红军桥”。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东方军广场:1933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藤代远率员进驻洋口,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武器和钱款筹集。后在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毛泽民的指挥下,将相关物资及钱款转运中央苏区。为纪念东方军功绩,展示洋口红色文化,洋口镇实施了红军雕像等配套建设,建成东方红公园。该广场配有大屏幕视频与播放革命歌曲的音频设备,让来参观与调研的干部群众有耳目一新的体验。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洋口是一个历史底蕴厚重的古镇,它的商业文化和红色文化象两颗明珠,交相辉映在洋口的历史天空中,它的光芒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色,相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更加璀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03 字。

转载请注明: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文化闪耀有福之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