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淝水之战,即发生于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南北大战,前秦发兵百万攻打东晋,结果在肥水决战中被东晋八万北府兵击败。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少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像肥水之战如此大规模、兵力悬殊如此大的战役,仍然极为罕见,那么前秦为何会惨遭战败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番。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前秦大举南下攻打东晋,却在肥水惨遭战败
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发生,西晋迅速宣告灭亡,琅琊王司马睿于318年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而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却是纷争不断,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先后灭掉燕、代、前两等国,进而攻占东晋梁、益二州,迅速统一北方,并将势力扩展到长江、汉水上游。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统一北方之后,前秦天王苻坚便意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南方的东晋,进而实现南北统一。而此时的东晋,也意识到了危机的来临,开始积极备战,谢安一方面积极协调长江下游的谢氏家族与上游桓氏家族的关系,巩固长江防线,另一方面则认命侄子谢玄为兖州刺史,负责长江下游防线,而谢玄也是不负众望,不仅提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而且训练出了极为精锐的北府兵。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东晋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争拉开序幕。该年二月,苻坚派征南大将军苻丕率领步骑八万进犯襄阳,同时令荆州刺史扬杨、征虏将军石越率兵一万兵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则率兵五万兵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兵四万兵出武当,合力围攻襄阳。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梁州刺史朱序却认为前秦军队没有舟船而疏于防备,结果导致外城被迅速攻克,前秦大军开始围攻襄阳。
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襄阳最终于次年二月被攻克。攻占襄阳之后,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淮南之战爆发。然而,由于谢安准备充分,再加上谢玄率五万北府兵来源,结果前秦军队四战四败。与此同时,由于前秦内部生乱,双方就此罢兵,但前秦仍然对东晋保持着军事压力。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驻守长江上游的桓冲率兵十万伐秦,从而牵制前秦兵力,减轻长江下游的压力,苻坚则派苻睿、慕容垂、姚苌和慕容暐等人迎战,而自己则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以弟弟苻融为先锋,于同年八月大举南下。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八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
苻坚本以为可以凭借庞大的兵力优势速战速决,于是派前秦度支尚书的朱序前去劝降谢石,谁知道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应该先发制人。于是,谢玄于同年十一月派遣刘牢之发动奇袭,取得洛涧大捷。十二月,双方决战于肥水,苻坚认为可以诱使东晋军队渡河,然后趁其半渡之时发动攻击,因而令秦军主动后撤。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然而,就在前秦军队后撤之时,朱序在前秦军中大喊“前线的秦军败了”,导致前秦军队瞬间阵脚大乱,晋军趁机发动猛攻,前秦军队大败。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而其余前秦军队则大部逃散,淝水之战最终以东晋的全面胜利结束。
八十万大军败给八万,前秦军队为何会惨遭战败?
淝水之战作为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战例,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前秦和东晋两国的命运,东晋虽无力一举成功收复北方,却也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为东晋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外部保证;而前秦则在此战之后迅速崩溃,北方又陷入了大分裂之中。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那么,拥兵八十万之巨的前秦,为何会战败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前秦势大但内部不稳。淝水之战爆发时,距离前秦统一北方不过刚刚六七年而已,这种统一更多是军事上的征服,由于当时北方割据政权太多,而民族成分又太过复杂,因此前秦的内部统治其实极不稳定。历经大战的前秦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然而苻坚却在粮草不丰、人心厌战的情况下大举南下,本就是冒险之举。事实上,当时前秦内部便有不少人劝苻坚不要再轻起战端,例如前秦重臣王猛在临死前还一直劝阻苻坚放弃南进。事实上,就在前秦南下之际,负责镇守洛阳的北海公苻重便谋反了,虽然这次叛乱很快被平定,但足以说明前秦内部的不稳定。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2、兵力虽众但主力不多。乍一看前秦的八十万军队似乎很唬人,实际上肥水之战中的前秦军队根本没有那么多。淝水之战中前秦的军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一是苻融率领的先锋军团,以二十五万大军向寿阳进发,但由于慕容垂的五万兵力尚在救援襄阳,因此到达寿阳的其实只有二十万人。二是从幽州、冀州征调的军队,原定计划自彭城南下,但这支部队并未到达战场。三是从梁州、益州抽调的军队,顺流而下进攻荆州,结果这路军队连战船都没准备好。四是苻坚率领的主力部队,由长安出发,然后在项城与全国各地抽调的军队会和,但苻坚在听说苻融已经攻克寿阳后,便“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因此,前秦军队虽然有八十万之众,但实际在战争爆发时到达战场的仅仅只有苻融的二十万,而且苻融还派麾下大将梁成率领五万人马跑去进攻洛涧的胡彬了,正面战场满打满算也就十五万人而已(我甚至怀疑苻融的大军是否全部抵达了战场)。如果真让前秦的八十万大军会和,就算你的战斗力再强,这仗也根本没法打。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3、兵力虽众但军心不稳。前秦虽然出兵八十余万,但实际上真正属于主力的军队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军队其实都是从民间临时抽调的。为了迅速结束这场战争,苻坚曾在383年七月下诏进行全国总动员,而抽调军队的标准则是“十丁抽一人”,这个抽调标准已经很严苛了。要知道,在前秦刚刚统一北方不久,民族成分复杂、统治并不稳固的情况下,如此高密度的抽调军队,军队的战斗力如何保证?军心士气又如何保证?而事实证明,当苻坚的前锋在肥水战场战败之后,各地抽调来的大军便逃散的一干二净了,仅仅只有鲜卑慕容垂部的几万人马还算完整。而东晋方面却又不同,虽然兵力方面处于劣势,但精心挑选和训练的北府兵,无疑是当时极为精锐、战斗力极为强悍的一支军队,面对两倍于自己且已经溃散的敌人,基本可以说是单方面屠杀了。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4、前期轻敌后期草木皆兵。苻坚对于内部的问题并非没有意识到,但他却寄希望于“有众百万,资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军威,认为可以迅速征服东晋,这显然就是一种极度轻敌的表现。然而,当梁成所率的五万人被刘牢之全歼于洛涧后,顿时军心士气大损,苻坚也是为之震动,又开始产生了畏敌的情绪。因此,当他与前锋军统帅苻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忧然有惧色”。主帅尚且如此,普通士兵可想而知,而这也是为何前秦大军在朱序的扰乱之下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除了以上之外,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也是个重要因素,他对于汉族官员始终怀有戒心,却太过宠信那些投降前秦的投机分子,不听衷心耿耿的部下建议,反而对慕容垂等人的阿谀奉承倍加赞赏,结果不仅导致自己战败,最终就连前秦也就此崩溃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21 字。

转载请注明: 淝水之战,八十万前秦大军对阵八万北府兵,前秦大军为何惨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