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少年天子康熙帝不削藩,平西王吴三桂究竟会不会起兵造反!
“三藩之乱”是由汉族将领吴三桂发起,针对康熙帝削藩的军事反叛所谓“三藩之乱”是指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率先起兵,进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与各地汉族将领,偕同广东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反抗清廷的军事行动。清廷能够入主中原,三藩都是绝对的功臣,无论是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还是尚可喜协助攻占广东,耿仲明炮轰潼关,除此之外更是招揽明朝部众数十万。清初能够稳定江山,三藩也是劳苦功高,吴三桂攻克云南绞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尚可喜击败李定国平息反抗,耿继茂于福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三藩的存在,完美展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以汉臣制衡汉人”的政策,明朝归降部众极大弥补满清人口的劣势,减少了清军八旗的伤亡,同时与农民军和南明的厮杀中折损,削弱可能威胁清王朝的力量。令后世好奇的是,若少年天子康熙帝不削藩,平西王吴三桂究竟会不会起兵造反?笔者带您剖析,吴三桂起兵反清前的变化。清朝有平西王吴三桂、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后改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后改平南王)、义王孙可望,共五位异族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与智顺王尚可喜,为皇太极带来火器装备,提升了清军的攻城及战场杀伤力,随皇太极东征朝鲜、西征蒙古、南掠明朝,奠定清王朝崛起和统一的基础。义王孙可望的存在,令南明与大西军内部分裂,使得反清高潮的良机被错过,其归降后协助清军,击败李定国等部抵抗势力,最终攻入云南和贵州,促成南明政权的覆灭。吴三桂其人,根据《吴三桂纪略》载其“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对清朝入主中原作用极大: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2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