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这个说法来自明朝散文家茅坤编写的一本古籍,名字叫《史记钞》,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在茅坤的眼中,韩信是历史上用兵如同神仙一般的将领,茅坤说韩信破魏是以木罂渡河、声东击西之计,破赵是以拔旗易帜、背水一战之计,破齐是以囊沙筑坝、半渡而击之计,韩信所有的胜利都是依靠奇谋妙计,而不是与敌人血战获胜的,所以韩信是兵仙。
成语一:兵仙神帅
自从茅坤称韩信为兵仙开始,兵仙就专指韩信了,到了明朝万历45年(公元1617年),万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瑞王朱常浩因为封地在蜀地,所以他在汉中当年刘邦的拜将台制作了一块诗碑,用来祭祀韩信,并在碑上书写了“兵仙神帅”四个字,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兵仙神帅。指的就是韩信。
韩信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却一飞冲天,战无不胜,他出身贫寒,却气势、言谈不凡,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出身没有人知道,但从韩信的穿着及学识上来看,他应该出身没落贵族。
关于韩信早年的成语有:一饭千金、一竿之微、胯下之辱。
成语二: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出自《史记》,这说的是韩信年轻时没饭吃,到处蹭饭,有一次在河边,韩信遇到了一群洗衣服的大娘,其中一个大娘看韩信没有饭吃,于是把自己的饭团拿给了韩信吃,韩信就这样一连吃了几十天,并对大娘说道:我一定会重重报答您。大娘听了这话,反而生气了,对韩信说:
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韩信后来被封为楚王后,为了报答当年给他饭吃的大娘,专门找到这个人,并赏赐给她千金,这是韩信知恩图报的表现,一饭千金与知恩图报算是近义词,这个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事。
成语三:一竿之微
一竿之微出自清朝沈菊庄的一首诗歌:
《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
意思是说:韩信拿千金赏赐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谁还会记得当年在河边钓鱼显得非常渺小的韩信。这只是由一首诗引申而来,诗中的内容也是历史上存在的。
成语四: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就很有名了,出自《史记》,这说的是韩信被家乡的屠户侮辱,屠户对韩信说:你只是个胆小鬼,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死我,如果你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仔细打量了屠户,然后就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从此整个街上的人都笑话韩信是胆小鬼,但韩信一点也不在乎,最终韩信封了王,还专门找到了当年那个侮辱他的屠户,不仅没有处罚这个人,还给他官做,并对别人说:
这是位壮士。当年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胯下之辱显示了韩信的胸怀宽广,思路与别人不一样,目的明确,不做无意义的事,才最终成就了功业,胯下之辱后来引申为可以忍受任何侮辱而成就大事的人。
韩信出山后,先投靠了项梁,项梁战死后,韩信跟了项羽,但是项羽本身军事能力超强,并没有重用韩信,韩信于是离开项羽投靠了刘邦,经过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刘邦重用了韩信,之后,刘备给了韩信一支军队,在北方开辟第二战线,韩信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成语故事,可以说这些成语故事就代表了韩信的一生,包括他的死。
成语五: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出自《史记》,是萧何推荐韩信时对刘邦所说的话,萧何经过与韩信的交谈与相处,认为韩信是国士无双,所谓国士无双的意思就是说一国之中独一无二的人才,萧何对刘邦说,如果你想统一天下,就得用韩信,如果你只想待汉中,可以不用韩信。
之后,国士无双就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独一无二或者非常杰出的人才。
成语六: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出自史记,原话是韩信对刘邦所说,用来形容项羽的话,韩信认为项羽的为人像妇人一样,表面上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把自己的食物分给手下人,却不舍得封赏功臣,这就是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与优柔寡断有着相似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像妇人的心肠一样软弱,而不懂得顾大局、识大体。
成语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个成语出自元朝的戏曲,虽然这个成语很有名,但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戏曲家之言,不是历史。
元朝戏曲作家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总有人认为还定三秦之战是韩信出山的首战,实际上并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不是韩信的计谋,韩信在协助刘邦攻打关中时确实提供了计谋,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是韩信,而是赵衍,因为刘邦率军无法攻克陈仓,被章邯堵在了陈仓,而赵衍给刘邦献了一条计,说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到陈仓后面,于是刘邦派了一支军队从小路绕到陈仓后面,然后前后夹击,才打败章邯挺进关中。
韩信在还定三秦之战中充其量就是刘邦的谋士,历史上韩信没有还定三秦的指挥作战记载,此战是刘邦指挥的。但由于韩信名气大,能力强,所以元朝的戏曲家创造了这么一个成语,扣在了韩信的头上,这个成语是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