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朱元璋“宜大展军威”的命令下率领兵团猛攻益都,山东战场捷报频传。朱元璋料想山东已是囊中之物,自鸣得意之心不免溢于言表。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善长趁机进言,劝说朱元璋称帝建国,朱元璋自然顺水推舟点头称“善”,于是建立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明朝。自此苦孩子朱元璋成功完成了人生的完美逆袭——由放牛娃一跃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一、朱元璋想建都故乡临濠,朝臣皆举双手赞同,刘伯温反对
国家的建立自然少不了一项重大事项——建都。朱元璋对此事很是重视,纠结了半年多时间。当时摆在朱元璋面前、呼声较高的方案有两个:
1,应天,这是朱元璋的老巢,在此经营多年。朱元璋多年在此耗费的心血没有白流,并且还很是印证了一个道理:十年磨一剑,有志者事竟成。朱元璋对应天的感情也可想而知,因此将其作为了都城的首选。
而且应天的地理优势也很显著:背靠钟山,面临长江,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并且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繁盛的粮食产业、纺织业、制盐业和商业为其作为都城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其缺点便是战略性不足,位于中国东南角,偏安一隅,距离北方关外的敌人太远,显然不利于王朝的长久、持续发展。
2,汴梁,汴梁相较于应天而言显然其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它位于全国的中心地带,道路通畅,利于皇帝对全国的直接控制。为此朱元璋于1368年3月还专门奔赴汴梁考察了一番,却发现了汴梁作为都城的致命弱点——八面漏风、无险可守。对于他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来说尚且不足为虑,但一旦子孙后代出现了懦弱之辈,则都城短时间被一锅端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了。
朱元璋就这样带着无比纠结的心返回到了应天,但在回来的路上,朱元璋又有了新想法,将应天当作南京,把汴梁当作北京,将他的故乡临濠(原为濠州)设为都城。主意已定,朱元璋于农历八月初一下诏改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第二天他又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讨建都临濠的问题。
对于朱元璋这个出乎意料的提议,却又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意见:朝臣皆举双手赞同。这种结局对于朱元璋而言并不意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朱元璋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食不果腹的放牛娃了,而是一位可俯瞰天下、驾驭群臣的实至名归的皇帝。从其后来制造的“洪武四大案”可以看出:在他手下为官,只有颤颤巍巍、点头称是的份,哪还敢逆抚龙鳞、寻找不自在?
2,当时朱元璋手下的官员大部分是淮西人,尤其是百官之首的李善长,他们都是朱元璋的老乡。这也即为李善长为相后开始了明目张胆地打击异己、组建淮西人圈子之举,朱元璋却默许的原因,朱元璋家乡人情节也很重。而当这些淮西官僚听说朱元璋要建都家乡,哪个不兴奋得跳起来?毕竟这样可以衣锦还乡、大显神威,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好好昂首阔步一把,哪个又会不乐意呢?
当然,并非真没有人反对,也并非所有官吏都出自淮西人团体,如不善逢迎、刚正不阿、严于律己、依法办案的刘伯温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成为了一边倒的赞同声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也正因为如此,刘伯温因李彬一案与善于逢迎讨好的李善长关系闹僵,为此也成为了刘伯温后来被“赶”出南京的导火索。
刘伯温反对的意见着实不好理解——临濠某些方面不好,并且为此还向朱元璋做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汇报。朱元璋自然难以理解,而一旁的李善长则乘机煽风点火道:“你说临濠不好,那怎么会出皇上您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刘基你是何居心?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嘛。”
朱元璋听完大为惊骇,被人抓住小辫子的刘伯温此时也是忐忑不已。对于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仔细想过,他只不过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意见,却没有想到会被李善长解读为不认可朱元璋,而此时的他又想不出应对之法。好在突然收到徐达攻陷元大都的消息,朱元璋阴沉的脸转为晴天,算是给困境中的刘伯温解了围。
二、刘伯温求雨失败,暴怒的朱元璋欲向他讨说法,刘伯温递上这样一封信
不过一向刚直的刘伯温自此就给朱元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这种不好随着南京的气温节节攀高而与日俱增。八月的盛夏中,酷热难耐的朱元璋于是令刘伯温求雨,刘伯温给出了天不降甘霖的原因:阵亡士兵的家眷被圈在一处,没有自由;建造南京城的工人死伤无数,尸骨暴露。如果把这些事情妥善解决,天自然会降雨。
此时酷热难耐的朱元璋立马责令有关部门去办,原以为办妥后立马就会下来及时雨,但朱元璋摇着大蒲扇等了三天,仍然是滴雨未降,而且太阳将大地烤得愈发要熟透的感觉。又热又燥的朱元璋于是勃然大怒,他正想找刘伯温讨个说法、问个明白。
李善长又趁机煽风点火,暴怒中的朱元璋于是准备向刘伯温讨个说法、治治罪,却未料到刘伯温递上了一封“辞呈信”。信中大意是自己的夫人去世,得回去料理下后事。况且自己也已58岁了,想回家养老。不过深谙朱元璋脾气秉性的刘伯温信中末尾特别注明:自己不是辞职,而是告老还乡,请皇上批准。
不得不说刘伯温此举相当高明。虽然刘伯温神机妙算,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广泛赞誉,但这都是他精通天文地理、善于星宿占卜的功劳,也即观察力较为一般人更为透彻,而掌握的技能较一般人更为强劲,故而后世之人均将其神化了。
而刘伯温自己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神仙,他本人也不信神,对于预测未来之事尚可勉力为之,但若要求雨却是奈之若何。刘伯温之前之所以向朱元璋提出降雨的条件,不过是借机想释放阵亡将士的家眷,掩埋建城工人的尸骨。
当然哄骗朱元璋的后果也相当严重,不过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早有安排。原来由于与朱元璋的脾气秉性不甚合拍,且看不惯李善长等淮西官吏打击异己、组建圈子的举动,刘伯温早萌生退意。
毕竟自己怀揣着的一身本领并没有浪费,眼下已完成了“一统天下”之壮举,也该是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的时候。况且自己前几天收到书信,他三个老婆之一的陈女士去世,以此为契机告老还乡再合适不过。
果然,虽然朱元璋对刘伯温求雨失败很是暴怒,但毕竟刘伯温这一走这心里还真是舍不得,暴怒的脾气也消了很多。朱元璋转头问李善长的意思,李善长自然恶语相向。于是朱元璋思索良久,说道:“准他回家乡办他夫人的葬礼。”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有很多不舍情怀,而且也只是让他回家办夫人葬礼,并没有明确同意准许刘伯温告老还乡。由此可见,刘伯温处理此等棘手事情,倒还确有几分能耐。
结语
综上,朱元璋称帝做了皇帝之后,便想着建都于故乡临濠,由于摄于朱元璋的权威,且文武百官大半数出于朱元璋的老乡淮西人,故而朝臣皆举双手赞同。但一贯直来直去的刘伯温从他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这被别有用心的淮西人头目李善长加以利用,使得其成为了横亘在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的一道坎。
之后酷热难耐的朱元璋令刘伯温求雨,刘伯温借机提出了释放阵亡士兵家眷、掩埋建城工人尸骨的要求。刘伯温求雨失败后,暴怒的朱元璋欲向他讨说法,刘伯温趁机递上了一封信,表明了回家操办夫人葬礼、以及告老还乡的要求,成功激发了朱元璋的不舍情怀,由此可见,刘伯温确实为一有善心、有能耐的良臣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