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观古今看世界
就在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因为利益之争出现了裂痕,英国政府决心用武力摆平北美殖民地的“暴徒”之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自从移民们来到北美大陆以后,便一直处于分别发展、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美国宣布独立后,美军与英军对战)
而这则导致了“地方本位主义”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占据主流。如果不是他们同时面临着宗主国的压力,那么基本上没有走到一起的可能。
因此虽然在此时此刻,需要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大英帝国的强大压力,他们也仍然无法统一意见!
由此,在殖民地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上,各个殖民地的代表当然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依据参会代表的立场差异,可以把这些代表区分为“激进派”和“摇摆派”。激进派坚决主张彻底摆脱英国的控制,为此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而摇摆派则认为,殖民地不应该与英国“脱钩”,只要宗主国能够考虑到殖民地的切身感受,取消不利于殖民地发展经济的高压政策,那么殖民地就应该和宗主国达成妥协!
首届大陆会议由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中,经济最发达的弗吉尼亚代表佩顿.伦道夫担任主席。
而伦道夫恰恰是摇摆派,他不主张采取过于血腥的方式表达殖民地的不满,而是希望能以武力为后盾与宗主国达成妥协。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战斗场景)
由于弗吉尼亚经济最发达,所以自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其他殖民地不可能忽略弗吉尼亚代表的意见。
然而毕竟还是有人敢于站出来发表不同意见,以律师帕特里克.亨利为首的激进派,就主张使用暴力反抗宗主国的压迫!
亨利的发言极具煽动性,调动了与会代表的抗争情绪。因此,第一届大陆会议就通过了一个决议,这就是《致英王书》!
在《致英王书》里,北美殖民地首次成系统的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要求。
他们胆敢向国王陛下的政府,提出了要取消某些不利于殖民地发展经济的法令,以及未经殖民地人民同意,英国政府不得向殖民地征税,和允许殖民地自治、撤走英国驻军的要求!
可想而知,那堂堂的“日不落帝国”又岂会接受殖民地的要挟?果不其然,当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收到《致英王书》之后,不禁被气得火冒三丈!
在他看来,这哪里还是子民们在向国王提请求?简直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暴徒,为了造反而向英国政府下的挑战书!
一想到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忘恩负义,乔治三世就不禁暗自伤心!自从英国向北美殖民以后,政府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宽松政策,而且还打败了法国人,帮助殖民地解除了来自法国人的威胁!
可是谁又能想到,现在这群孩子长大了,居然会如此绝情地对待他们的英国家长!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今天的美国国旗,就像不久前遭雷劈的那面国旗)
乔治三世暗下决心:一定要给这群不听话的孩子,不!是暴徒一点颜色看看,压一压他们的嚣张气焰!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凭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实力,不足以与强大的英国政府对抗时,他们才肯收起狂妄之心,甘愿宗主国俯首称臣。
而且乔治三世自信有把握压制住闹事的殖民地,因为以英国本土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不难打败北美殖民地那些乌合之众!
于是,乔治三世便要求议会讨论对殖民地采取军事行动。而议员们也认为北美殖民地没有正规军,殖民地的民兵武装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只要大英帝国的正规军大兵压境,暴徒们自然就会分崩瓦解。1775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决议,决定派兵前往北美殖民地镇压叛乱,要以武力强迫殖民地“恢复理智”!
然而就在英军磨刀霍霍,准备给闹事的殖民地一点颜色看看的时候,北美殖民地却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单就后来的战争发展脉络而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多少有那么点侥幸的成分。
此时的北美殖民地是个什么状态呢?尽管北美殖民地遍布民兵组织,这里的人们也可以合理合法的使用枪支,但是他们却普遍缺乏正规训练,因此在战斗素质上难以与既训练有素,又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英军相比!
更何况,此时的北美殖民地的政治领袖们,仍然没有在如何应对英国的军事威胁上取得一致意见呢?
不过即便是实力对比悬殊,这些桀骜不驯的殖民地民兵们,依然决心使用武力应对英军的讨伐!于是,殖民地便开始秘密储备武器弹药,以便应对风云诡谲的局势变化。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英国政府不能容忍殖民地大量储存弹药,因为这些弹药明显是用来对抗英军的!因此,当英国驻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得知民兵们在康科德镇建有秘密军火库的情报后,便决心将其捣毁!
托马斯.盖奇派出了一支由800名士兵组成的英军,命令他们一定要彻底摧毁民兵的军火库。因为这支英军对北美民兵的战斗力嗤之以鼻,所以难免会犯轻敌冒进的错误!
当他们开进到莱克星顿村时,与得到消息后前来拦截的北美民兵遭遇了!英国军队的战斗力的确很强,只消一个冲锋便打得北美民兵们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不过当英军进入康科德镇后却扑空了,因为民兵们早已转移了军火库里的弹药,只给远道而来的英军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仓库,英军只好在捣毁了这座空仓库后,选择从原路撤退。
然而,民兵们早已在中途布下了伏击圈,他们利用丛林等障碍物为掩体,对英军展开偷袭。而一惯善于正规战的英军,却很难应对民兵的袭击。英军那醒目的红色军服,恰好成了民兵们瞄准的标靶!
因此尽管英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却依然无力扭转被动局面,最终英军在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后,才得以突出重围!
虽然莱克星顿之战的规模不大,但在美国独立战争史上却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此战拉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从此之后,无论殖民地再如何瞻顾徘徊,也无论英军的军事压力如何强大,都已经无法逆转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走向独立的总体趋势了!
莱克星顿响起枪声之后,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民兵们闻风而动,他们迅速汇向英国统治北美的重镇——波士顿!
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北美殖民地,都已经陷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他们谁也无法轻易退让了!对于英国政府来说,选择退让不仅会前功尽弃,而且还有可能彻底丟掉十三个殖民地。
而对于北美殖民地来说,一旦选择了退让就将永无出头之日。那么在英军实力强大,北美民兵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殖民地的最隹选择呢?当然是以武力为依托,争取与宗主国达成体面的和解了!
因此,在1775年5月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汇聚到费城的各个殖民地的代表们,为了殖民地的前途又一次争论不休。由于这些殖民地的政治首脑们,仍然没有彻底战胜英国的信心,所以“摇摆派”们重新占据了上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陆会议与上次不同,会议已经演变为指挥和协调,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反英斗争的“大本营”,初具国家政权之雏形!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激烈讨论,会议做出了一个决议:在没有把握彻底战胜英军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向英国政府示弱的方式,争取获得英王的“谅解”,使英国政府同意与殖民地和平协商解决争端,以便为殖民地赢得喘息之机!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美国宣布独立后,战争期间的英美主要将领)
于是,他们便向英王献上了一封极尽谦卑之词的《橄榄枝请愿书》。声称殖民地仍然是忠于英国的,希望国王陛下能够谅解殖民地的“冲动”!
然而,此时已经由不得殖民地与宗主国讨价还价了!已经被殖民地无法无天的子民们激怒的乔治三世,拒绝接受殖民地代表递交的《橄榄枝请愿书》!
乔治三世暗下决心:在没有压垮殖民地的抵抗意志,以及击败殖民地的民兵武装之前,绝不接受暴徒们的“和平”建议!而殖民地尽管非常纠结,却也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才能生存。于是,后来便有了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以及不久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宗主国,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之事的发生。
一场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武力对决,已经无可避免!
参考资料:《美国史》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71 字。

转载请注明: 纠结英国宗主决心用武力摆平“暴徒”,北美殖民地却心态矛盾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