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枫
历史大剧《大秦赋》第四部,终于在2020的年末开播了。
从第一集开场,这部剧就给大家看了下什么叫大场面。第一集反映了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邯郸之战。这场战役持续三年多,秦军与赵、魏、楚三国联军将邯郸城上下变成了一片血肉磨场,据史载仅秦军方面造成了10万以上的伤亡。
首先要表扬下,过去我们的古代战争影视剧,涉及到攻城战时往往就是几个简单的“架梯子-推梯子”镜头。现在由于经费的充足与技术的进步,战争剧的“服道化”大大改善,从战争场面上来说确实进步不少。
问题是,道具确实精美了,但我们的导演和编剧,真的知道这些攻城器具是怎么用的么?
比如镜头中最抢眼的攻城器具:秦军使用的连弩车,确实在历史上有所记载。
《墨子·备高临》篇记载:
“备高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圆内,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于植,以弦钩弦,至于大弦。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用铜一石三十斤。引弦鹿卢收。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搏六寸, 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矢端,如戈射,以磿鹿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入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
连弩车需10人操作,两轴三轮,通过多弩并联的方式达到持续射击的效果。这种车可以搭载大小两种弩箭,小矢不回收,而“大矢”长达2.31米,而且在矢尾还有绳索,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2.31米的大矢用来射人是不是威力有点过剩?没错,连弩车其实是一种“反器材”武器,它的主要用途是守军使用,专门对付进攻方使用的“临车”。
那什么是临车呢?就是下图秦军使用的这玩意。
电视剧里展现的这种“临车”实际上更接近宋明时代的“吕公车”。战国时期虽然也有类似的攻城器械,但造得肯定没这么大,但也需要20多人推动,上面只能载数名弩手或者武士。移动非常缓慢,所以连驽车正是克制它的利器。
大概是为了展现秦军的攻城技术,所以电视剧中将本该是守军使用的连驽车——给了攻击一方的秦军,谁叫这部剧叫《大秦赋》而不是《大赵赋》呢?
这种刻意给秦军开金手指的例子其实还有,比如下图中秦军使用的投石车,同样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产物。
细看这段场景,其实展现的是两种投石器械。后一种人力拖拽的投石机暂且不提,有问题的是前面一种,有车轮并且通过机关发射的投石车。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投石器械快速进化的时代,我们象棋中的“石包”就是表现这种武器,然而战国时期的投石器其实是不带轮子的。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种带车轮的投石车,出现于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
电视剧中这种通过大锤捶动扳机发射的投石车,其实是照搬了欧洲中世纪的设计,中国古代的投石器都是人力拖拽发射的,视频中后一种投石机才更接近现实。
我真替电视剧里的赵军担心,秦军动用了这么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先进武器,你叫邯郸怎么才能像历史中那样守上三年呢!
可导演似乎还感觉不够,在剧中,我还看到了不少刻意给赵国设计难度,甚至“强行降智”的剧情。
在电视剧中,邯郸城外似乎只有一道窄窄的壕沟,只能作为一次性的陷阱使用,很难想象真实战场上秦军会不派细作侦察,直接派出大批士兵送死。但实际上目前考古所得的赵王城外壕沟至少有两道,每道的宽度7-10米之间。
真实的战国时代,在经历百年的战争磨练下,早已发展出复杂无比的战术。守城从城外30里开始
战国时期的守城,防御从城外 30 里便铺展开来, 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 30 里范围内是荒芜圈, 实行坚壁清野。烧毁房屋,给水源下毒等。当时军队的行动速度是一日一舍,正好也是30里,所以坚壁清野的目的在于让攻击方在接近城防的前一日开始就不得安宁。
离城 10 里处, 就进入了警戒圈, 每隔一段距离会设若干侦察哨和联络哨, 机动小队巡逻其中, 形成一道严密的警戒线, 会在敌军进至城郊, 即将围城时撤回。众所周知赵国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本应该在战场侦察,遮蔽方面,以及攻击后勤线等方面发挥作用。可惜在剧中没有展现。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 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 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根据现在复原的赵国都城邯郸情况来看,有两重壕沟护卫城墙,宽度在7-10米之间。在填满壕沟之前,攻城器械是不可能接近城墙的。
另外,赵国的防御工事还远远不限于城外,目前的考古来看,在赵王城内有多个夯土高台,似乎经过有意规划。这些建筑群呈现出向中心聚集的向心式格局。这些夯土建筑占据制高点,择高而立,并且彼此背靠,互为依托,居高临下,面朝四方,最高的“龙台”残存高度就有19米,而城墙一般为15米,所以赵国主帅在城内高台上即可指挥战事。
同时,“龙台”周围还有一层壕沟,所以也可以预料,即使敌军突破了城墙,也不意味着能攻入赵军的指挥中枢。龙台和城门的方向并不一致,目的是使得有机会突破城门的敌军冲车必须转向才能继续进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非常细腻的防御战术。
最后,赵王城的城门多达11座,这说明赵国的城市防御思想,绝非像电视里那样死守城墙被动挨打。而是如后世陈规所建议的,赵国的骑兵可以随时出其不意的从任何一座城门突出,打乱进攻者的攻击节奏。被“强行降智”的赵军主帅
在电视剧中有个情节我尤其想要吐槽,为了反映赵军的顽强,在战争开始时,赵军就在城墙上密集整队布防。于是秦军的投石车第一波攻击就造成了赵军的伤亡。
要知道,在古代战争中,肉眼所见的惨烈伤亡景象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恐怖的,每个人都有思想,旁边的战友断手破肠的被抬下去,会让附近的几百人都心生恐惧。(尤其是被飞石击中)
陈规就在书中坦言,宋金战争中的汴梁保卫战中,站立在墙头的宋军,被金军几百门投石机不断攻击,每天白白伤亡数十人。虽然人数不多,但被动挨打的形势造成宋军的士气一落千丈。
陈规认为这完全是守御官的严重失职。首先城墙上就不需要站那么满,只需按“每步一字,每字一人,以五人为一甲,十甲为一队,互相统制,分布城上”。每人相隔一步,即1.3米。敌方射击时,让士兵在城垛后隐蔽即可避免伤亡。
“止令卒近女头墙坐立,城外炮来,高则于女头墙上过,低则打中女头墙,击破在外,无缘中人一卒”
而墨子同样主张城墙上防守方应该分散站位,《墨子-城守诸篇》:“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记之五十步四十人”。65米的城墙,只需要加辅兵在内的40人来防守。每人防御1.6到1.7米。
现代网友不由得要问,城头上站这么稀疏,那么敌军要是用人海战术“蚁附”登城怎么办?正好,墨子的弟子也问了,墨子怎么回答的呢?
墨子曰:“子问蚁附之守耶?蚁附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技机掷之,擢之,太泛迫之,烧答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蚁附之攻败矣。备蚁附为悬脾,以木板厚二寸,前后三尺,旁广五尺,高五尺而折为下磿车,轮径尺六寸,令一人操二丈四矛,刃其两端,居悬脾中,以铁索二缚悬脾上衡,为之机,令有力四人下上之,勿离。施悬脾,大数二十步一,攻队所在,六步一......
墨子的回答是:首先采取“蚁附”这种战术的敌将,已经忿怒到极点了。不然不可能采取这种牺牲掉自己精干兵员的战术。
应对的办法,总的原则就是“不要跟对方拼人力,尽量用器械来消耗对方的蛮勇”。
墨子想出的损招不少:
一、在城下设置尖木桩,给对方架云梯添麻烦,如果对方不去清除这些木桩,那么掉下来回自己扎死。
二、用一种叫做“答”的防御器械扫清敌人,从古文叙述大概是捆着麻索,两边用铁索悬挂的大木棒,等敌人上来时,点燃麻索,然后从城墙上放下去。(用火柴烧蚂蚁见过么)
三、以“悬脾”制敌,即一种滑车,敌人蚂附的时候就从城墙上滚下去,还能收回来重复使用。
四、重楼,从上下文来看,似乎是可以在城墙上移动的木制塔楼,这样可以根据形势,调整防御重点,避免敌人的局部突破。
而后世陈规说得更简单:对方站在高达十几米不断晃动的云梯或者临楼上,每次能上来短兵接战的也就十多人。守军士兵手持长兵以逸待劳,只要自己不慌,怎么可能打不赢?再打不赢不如去死吧!!
在这些千年一出的守城专家看来,只要能把握住城内人心,物资和储备足够。守城就这样简单,墨子认为靠四千人能挡住十万人的攻城。兵法也有云:五而围之十而攻之。如果守方不犯大错,攻方是根本没可能取胜的。
作为“天下精兵尽出赵地”的赵国,都城邯郸更是苦心营造百年,这些守御器材和守城人才会少么?
历史上秦赵战争中的两次邯郸之战,公元前259年的这一次,秦军花费三年时间,在损兵折将十余万后被迫承认失败。而赵军凭借的不过是长平之战后的一群孤儿寡母而已。
第二次邯郸之战,即公元前229年,赵国遭遇了大饥荒,国力受损,名将李牧更被冤杀,赵军主力被秦军在野战中击败。在这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赵国都城邯郸才终于被攻破。这可以说是”非战之罪”了。赵国输在了经济和政治上,而非军事上。
相信看到结尾的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大秦赋》的战争戏场面是不那么满意的,但批评是为了进一步成长。今天的国产历史剧差的不是资金,也不是创意,甚至在道具还原方面也进步了很多。但怎样才能更写实的表现战争,不给反面角色“强行降智”,也不给主角开金手指,还能全面刻画出战争双方的智慧和勇气呢?
中国电视剧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
参考资料:
《守城录》 作者:[宋]陈规+汤璹
《墨子.备城门》综合研究
《墨子.城守篇》所载机弩考略
战国都城防御的考古学观察
春秋战国时期都城防御体系初步研究
春秋战国之攻城与守城技术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