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个多数人都比较反感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发生了战争,无论结果如何,双方必定会有人员伤亡,正所谓“枪声一响,黄金万两。”战争中没有赢家。
而且,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爆发后,民间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杜甫曾悲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李白也曾感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野战格斗死,白马号鸣向天悲”。可见,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
也因此,便有了“宁当太平狗,不做乱世人”之说。
古今中外,所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甚至于,无时无刻都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厮杀。今天,笔者将带大家看一看三国时期究竟死了多少人,看一看我们眼中豪杰并起、群雄争霸的三国,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再看一看那个时代繁华背后的凄凉。
关于三国人口问题的研究,历来都是一大难点,官方记载的人口变化,在学者看来有些不合理。梁启超曾经在《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中指出:“东汉初视西汉全盛得三之一,三国视东汉全盛得七之一,唐初视隋全盛得三之一,宋初视唐全盛得四之一,清初视明全盛得三之一,此其大较也。”
由此可以看出,新朝初建的时候,人口数相比于前朝都会有所下降,毕竟,刚刚结束大规模战争,战争是要死人的。然而,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东汉初、唐初、宋初,还是清朝初年,人口下降的幅度大多维持在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可偏偏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程度达到了七分之六。
这样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很显然,官方对于人口的统计出现了问题,这个下降幅度确实有些离谱,毕竟,无论是隋入唐还是明入清,中原大地爆发的战争都不比三国时期少。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有大量的人口未列入人口登记。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原地区,依附于世家豪族的人口没有记录在案;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屯田制下,负责屯田的劳动生产者,独立于户籍管理体系之外,同样,“兵”、“吏”也不归衙门管辖。最后,一些维持原有部落形式的少数民族,也不属于郡县管辖下的人户。
由此,才导致三国时期的真正人口数量要多于官方所记载的人口。
那么,究竟有多少呢?
学者们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将隐匿的人口数算上之后发现:三国时期人口数最少是1400万,而东汉永寿三年人口数足足有5600万。
那么,大概死了多少人呢?
4200万。
也许这只是一个数字,不能带给我们太大的震撼,但这可是一条条人命。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死,当时,南京宛若人间地狱一般的景象,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么,4200万人惨死是什么景象呢?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试想,数千里的平原上竟然铺满了白骨,千里的平原上竟然连一只鸡叫都没有。难以想象,当时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似乎很多古代的诗人都在宣扬统治者的战功,将士的勇武,征战过程的辛苦。可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战后的悲惨状况却视而不见呢?
天下太平,普天同庆,官员们对皇上歌功颂德,可那些躺在路边的沉默白骨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只能说在统治者看来,为了大局牺牲几个人真的不重要,牺牲几个平民他们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哪怕是几十万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当时的百姓只是统治者的工具罢了。
那么,这几千万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很多人都会用天灾、人祸、战乱等字眼来概括,但这对于死去的几千万人有些不太尊重,还是要具体分析一下为好。
梁启超对此表达过自己的看法:“盖扰乱既亘二三十年,则仕者涂膏血于原野。举凡有生殖力者而一空之,无以为继,一也;壮者既去,老弱妇女势不能存,二也;血肉满地,疠疫缘生,三也;田晴不治,饥馑相随,四也......当代之人,未能有存其半也。”
可见,梁启超所列出的四点原因很中肯直接切中要害,他所说的正是三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如: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曹操,便是因为曹军患了严重的疫病,使得曹操手下的士兵大量死亡,无奈退军。
但实际上,曹军之中所发生的瘟疫,绝不仅仅是这一次,甚至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建安之子直接死了四个。而当兵的死得就更多了,几乎家家都有白事,很多家室失去了顶梁柱,再加上,豪门世家的欺压,很快便流离失所。
再比如:乱世之中,男人都被拉去打仗了,使得家里的田地不得不闲置下来。这样一来,粮食必然不够吃,于是,便引发了大饥荒。同样,缺了粮食对军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打击,饿着肚子上战场,必死无疑。
史书对这方面有着触目惊心的记载:
曹操的军队缺粮食,程昱管了他三天饭,每一顿饭都要掺上人肉;袁绍的军队吃桑葚;袁术的军队啃水草;刘备败于袁术后逃往广陵,手下人饿得自相残杀。此外,比这更为触目惊心的场景还有很多,如:董卓之乱,长安城百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城内百姓自相残杀,生吃人肉。两年的时间里,这座大汉曾经最繁华的地方,竟然连一个人影都找不到了。
可见,粮食是多么的珍贵,以至于,曹操实行了屯田制后,百姓蜂拥而至,不管有什么条件,只要活下去就好。
其实,三国人口的减少,还有一个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就是乱世奸雄曹操。
当初,陶谦的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为了报杀父之仇,他硬生生地屠杀了数十万人,所过之处片草不留,无论男女老少。而且,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凡曹军所攻下的城池,不但壮丁被屠尽,连牙牙学语的儿童,手无寸铁的妇女都不放过。
后来,曹操更是下令,曹军围城之后不接受任何投降,必须要提前投降,否则,鸡犬不留。也许,有人看出了曹操的霸气,但是,笔者却看到了这个措施背后的皑皑白骨。
总之,三国不仅是一个乱世,还是普通百姓的人间地狱。
在董卓这样的匹夫掌权之时,百姓对他而言就是一群牲畜;在群雄争霸之时,百姓不仅是各大势力的工具,还是随时可以抛弃的筹码。因为,人命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他们的一句“诛九族”就可以使数千人头落地,一道旨意就可以埋葬十数万的活生生的俘虏。
由点看面,在整个封建时代,人命又何时珍贵过呢?我们经常赞扬历史上这个或那个君王,认为他们开创了盛世,但又有谁关注过他们开创盛世的过程之中埋葬了多少生命呢?时间的力量足以抹平一切,几千年过去,有谁还记得所过之乱,那千里平原上的皑皑白骨呢?
现今,人们记住的不过是三国波澜壮阔的争霸场面罢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细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