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死后,周平王东迁,春秋这个战乱的年代正式开始了。第一个将周王室压在地上摩擦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郑国。
郑国国君姬友在平王东迁时为了保护周幽王死在了乱军之中,等到战乱平息后,周幽王虽然身死,但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感念姬友的恩德,将一大片领地封给了姬友的儿子姬突,也就是后来的郑武公。
由于姬突此时非常年轻,又是一国之君,可谓是年轻才俊,所以很多诸侯都想将女儿嫁给他。申侯的女儿因为是皇亲国戚,所以取得先机,嫁给了姬突。这位夫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武姜,是后来郑庄公的母亲。
郑庄公的出生很有神话色彩,历史传闻他是武姜在做噩梦的时候生出来的。因为噩梦的缘故,武姜特别讨厌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给他取了一个难听的名字——寤生,因噩梦而生。
数年后,武姜又生了一个儿子段,又叫共叔段。由于共叔段是顺产,所以武姜特别喜爱这个小儿子,对于大儿子寤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好几次建议郑武公改立小儿子为世子,废除大儿子。作为一个母亲,偏心成这样也是不常见。
不过,平心而论,共叔段确实比寤生要出色一些,最起码在早期是这样的。寤生在早期就表现得平平无奇,无论是在外貌上还是才能上。而共叔段不一样,他的相貌、武艺和文采都相当出众,不仅深得母亲武姜的喜欢,就连他父亲郑武公都喜欢这个小儿子胜过大儿子。
但由于祖宗规矩在——嫡长子继承制,郑武公也没有办法将共叔段立为继承人。
郑武公死后,寤生理所当然成为了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没多久,疼爱小儿子的武姜就找上门来,说共叔段的封地太小了,要求郑庄公将制(虎牢关)那那一带土地封给共叔段。
但制这个地方郑武公已经修建了大城,是军事重镇,易守难攻。如果真的给了共叔段,那么郑国必将会陷入战乱。郑武公没有答应武姜的请求,让武姜另选一个地方给共叔段。
武姜也知道要制会非常难,原本就是要漫天要价,既然郑庄公还价了,武姜也干脆说道:“那就将京城封给段吧。”
郑庄公答应了,可郑国的臣子却反对。那时候,国君车臣子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犯忌讳。在这次会议中,武姜虽然是郑庄公的母亲,但郑国臣子强烈谴责了她一番。
群情激奋之下,坐在主位的郑庄公却不动声色。他安安静静地看着底下臣子们吵完、闹完,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话,平息了群臣的情绪。这句话十分经典,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一个成语,被后世人广泛引用,一直到今日,这句话依旧会被我们说出。
当时,郑庄公说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共叔段得到了京城这个封地后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临行前,武姜将共叔段找来谈话,要他在封地勤练士兵,一旦有机会就发兵攻打新郑,而自己会在城中给共叔段做内应。武姜当时就说道,如果共叔段能够取代郑庄公成为郑国的主人,那么她也就能死而无憾了。
这武姜的这番言论彻底激发了共叔段的野心,共叔段到达京城后按照武姜的意思,大张旗鼓地练兵、演习,深怕别人不知道他要造反似的。
底下的臣子劝他不要行不义之事,共叔段只是说时机还没到,你们不要担心,也不要插手。远在新郑的郑庄公知道共叔段的动作,但没有去理会。在郑庄公的纵容之下,共叔段越来越过分。在后来的二十二年中,不断侵蚀周围的领土,从而导致在郑国天有二日,国有二君的情形。
当时,郑国的百姓和群臣都以“宫中那位”和“京城那位”来称呼郑庄公和共叔段。但郑庄公依旧像是稳坐钓鱼台那般,在宫中安稳就座,似乎对共叔段没有一点担心。
就这样,郑国在国有二君的情形下安稳地度过了二十二年。直到那一天,共叔段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立即发动兵变,从京城开拔,要直接进攻新郑。在起兵之前,共叔段先写了一封信给了武姜,让她里应外合。
可这封信并没有送到武姜那里去,反而躺在了郑庄公的桌子前。原来共叔段身边早已经有了郑庄公安插的间谍,并且这间谍还是共叔段的心腹。共叔段的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的眼皮子底下,这才是郑庄公为何能这么沉得住气的原因。
等到共叔段离开京城,郑庄公那边的命令早已下达,他命令埋伏在京城周边的士兵趁着共叔段离开京城,占领了这个地方。京城被占据的时候,共叔段还没到新郑就收到了消息。这时候,他知道自己败了,新郑那边早有准备,而京城又被占领,真是进退不得。再加上郑庄公的细作在共叔段军中不断散播不利言论,使共叔段的士兵发生了动摇,呼呼啦啦跑了一大半。
仓皇之中,共叔段带着几名亲信逃亡旧封地共城,但共城城小,没多长时间就被郑庄公的军队给攻下了。于是,共叔段只好流亡他国,一生颠沛流离。
因为母亲武姜的偏爱,共叔段渐生野心,认为自己才是郑国真正的主人,从而想要违逆嫡长子继承制这个祖宗制度。相当于逆了大势,失去大义,是为不义。而后的一些动作也是在武姜的纵容中越来越激烈,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形容共叔段的。他失去了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挑战天下之礼法,他不败亡谁败亡。
顺势而为才能长久,逆势而上九死一生。武姜的偏爱害人不浅,虽然爱小儿,却是害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