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军阀割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据史书和主流学者给出的答案,是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后。可实际上,早在崇祯十五年,大明就已经开始军阀混战了。
崇祯皇帝手里掌握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是孙传庭的军队,当崇祯皇帝派孙传庭出征之时,就有人劝谏道:“这是我们的最后一副家当,千万要慎重啊!”
可就在次年的汝州之战中,孙传庭战败,崇祯皇帝失去了最后的这支武装力量。
或许有人会说:“左良玉等人不是还在吗?”左良玉等人的确还在,但他们都是典型的“听调不听宣”,名义上是崇祯皇帝的属下,实际上早已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他们之所以能割据,是因为崇祯皇帝一再拖欠他们的军饷。在吃不饱饭的威胁下,他们通过到处掠夺和强行摊派的方式,解决了供养军队的难题。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摆脱了朝廷的束缚。
面对此情此景,崇祯皇帝再想与军阀们博弈,实在是有点困难。
“尾大不掉,末大必折。”当一个地方军事长官所能调动的资源,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央政府所能调动的资源,他怎么可能不做军阀呢?
在这种背景下,左良玉军事集团控制长江上游地区,高杰等军事集团控制江淮地区,郑芝龙军事集团盘踞东南地区。
这三大军事集团独立自主,谁也无法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对方的势力范围内;当然了,在明末那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这三大军事集团也还没发展到互相渗透的地步。
此时的三大军事集团,与其说是崇祯皇帝的属下,不如说是崇祯皇帝的盟友。崇祯皇帝必须小心翼翼地跟他们结盟,绝不敢用命令的语气要求他们做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南明弘光政权,在经过江北四镇拥立,并在江北四镇的逐步改造下,成为了一个光荣的傀儡政权。
南明政权所能控制的地区,实际上仅限于安徽和江苏两省及邻近小范围地区。出了这个圈,江北四镇都无能为力,弘光政权当然更无能为力。
在江北四镇拥立福王朱由崧继位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左良玉和郑芝龙的意见,如果形式正常发展,左良玉和郑芝龙也没必要承认这个所谓的“南方正统朝廷”。
但由于天下大势所迫,来自北方的压力与日俱增,左良玉和郑芝龙不得不牢牢抱紧南明政权,以期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
就算是抱团取暖,左良玉和郑芝龙也不打算听从南明政权的命令,更不打算派人渗透进南明政权。他们只是在南明中央政府里挂个名,平时并不打算搭理这个政权。
在这种背景下,弘光政权中央政府的权力分配,自然就只能完全按照江北四镇的意思来进行。
江北四镇的动作非常快,等他们改造好了南明之后,左良玉曾一度想插手权力争夺,却很快就退了出来,他并不打算和江北四镇火并。
到此为止,南明的利益分配基本完成,江北四镇成为最后的赢家,左良玉和郑芝龙没捞到什么好处,却也谈不上有多大损失。江北四镇虽然获胜,但他们内部矛盾重重。
未来会怎样?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
但在弘光皇帝和潞王朱常淓竞争皇位之时,南明中央政府的主要权力和职务都由东林党所把控。东林党是一个很会包装自己的党派,新政府往往会重用他们。
基于弘光皇帝的利益,他肯定自然也想重用东林党。因为东林党拥有着极大的政治独立性,他们一旦成为南明中央政府的主要权力者,自然会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借机抗衡地方军阀势力。这样一来,弘光皇帝至少不用受制于军阀。
在这种背景下,弘光皇帝不但没有追究“三案”的事,反而积极与史可法、高弘图、王铎、姜日广和黄道周等东林党重要人物互动,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当然了,对于拥立自己的马士英等非东林党人,弘光皇帝也是不遗余力地拉拢。
在弘光皇帝看来,此时的中央政府堪称人才济济,于是想大展手脚干一番事业。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只能安心当傀儡。
这帮文臣根本帮不了他的忙:东林党除了口若悬河之外,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马士英倒是个脑子灵活的人,但他那灵活的脑子并没有为弘光皇帝服务,反而直接投靠了江北四镇,最终压倒东林党,在南京中央政府大权独揽。
马士英之所以会率先投靠江北四镇,是因为他有先天优势:江北四镇的黄得功曾是马士英的手下,刘良佐、刘泽清和高杰更是丧家之犬,全赖马士英的收留才得以成气候。虽然马士英已经没法利用这层关系让他们尽心尽力为自己效劳,但有几分香火情,讨要一点好处还是不难的。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使得弘光皇帝对马士英既防备又不敢得罪,马士英见弘光皇帝一心要重用东林党,自然也会有小心思。在这种背景下,文臣集团正式分裂为两派,内讧不可避免。
后来,弘光皇帝眼看东林党靠不住,只得把自己的命运绑定在马士英身上,这事才算告一段落。可文臣集团这边消停了,江北四镇又开始窝里斗了。
江北四镇这几大军阀在江淮地区杀人放火、互相攻伐,南明中央政府根本不敢多问一句。史可法督师北上,对此也是连问都不敢问一句,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
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由崧)封他为兴平伯,以扬州为驻地。由于高杰部队抢掠的恶名远扬,扬州士民把四城紧闭,防贼一样紧守,不让高杰部队入城。高杰震怒,勒兵攻城。同进,他还派兵在扬州城外到处抢掠妇女,奸淫抢劫,无恶不作。这一切使得他臭名远扬。如果在平日,不用等御史纠劾,朝廷早会有人挟旨而来,光是高杰攻城抢掠人民的罪过就够杀他一百个脑袋了。但当其时也,内忧外困,南明小朝廷正倚重武将,而且弘光帝又深感其“推戴之功”。无奈之余,史可法也从中“和稀泥”,把瓜州让给高杰部队进驻。
后来,高杰在扬州城外乱杀,刘良佐率部大掠淮上,并猛攻闭门不纳他军队的临淮。明廷下令他扼守真定,他根本不奉诏,反而在当天大掠临清,统兵南逃,所至焚劫一空。
崇祯帝君臣为哀求他能增援,本要封他为东安伯,但已进入江南地区的刘泽清大掠瓜洲,复又盘踞淮安,专心做一方军阀。——顾诚·《南明史》
基于江北四镇的利益,他们希望南明中央政府能乖乖听话,所以马士英被扶持。马士英在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从来不看弘光皇帝的脸色。眼见马士英靠不住,弘光皇帝又开始和东林党拉拉扯扯。
这就是所谓的南明,读者读起来糊涂,我写起来也是烦得不行。就那么一小块地盘,顶多就是现在两个省那么大的面积,里面的弯弯绕居然这么多。
指望这种朝廷能成事,还不如指望老天爷大发雷霆,劈死各路反贼。
在明末那个时间节点上,江南是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未经战火蹂躏,水灾旱灾也不频繁,可以说除了地处南方这个缺点之外,江南就是最好的起家之地。
但就算是地处南方,在明末应该也不算太大的弱点。君不见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是南方起兵,进而统一天下的?
南明的主要权力,被三股力量所掌控。
最强大的自然是江北四镇,他们除了有军事集团可依靠之外,在中央政府还有内援。
其次是以马士英为首的非东林党,他们就是江北四镇的外援,占据着南明中央政府的主要职务。
最后是弘光皇帝和钱谦益、史可法等东林党,他们在朝堂上还能发声,但基本已被排挤到边缘。
如果这三股力量能够拧成一股绳,不说能否北伐成功,守住江南这一亩三分地是没什么难度的。此时的四川还被张献忠占据,江西一带有左良玉,福建一带有郑芝龙,合纵连横之下,至少可以重现南北朝情景。
但这帮人各有打算,谁都不信任谁,最后只得被大清逐个击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要是懂得合作,崇祯皇帝就不会被逼得自缢,更不会有后来的这些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