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今看世界
近日,仝卓在网络直播时自曝高考舞弊,把往届生改为应届生的事件引发全民热议,有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对中国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仝卓舞弊的行为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性质十分恶劣,网民对此愤慨是理所当然。
有道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中国人重视考试的心理情结古已有之。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中国人从没有考试制度,到考试制度完善,期间经历了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参加考试也由少数人的权力变成了多数人的权力。然而,教育公平的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究其根源,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职制度融为一体,学习知识是为了官场晋升,其政治属性太强,于是,这就导致政治因素经常干扰正常的考试,给考试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教育和官场的局面,为平民百姓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不过,唐朝是科举制度发展史上的起始阶段,世家大族对社会的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消失,加之唐朝的科举名额少,各方势力对有限名额的争夺十分激烈,这就为朋党斗争提供了天然条件,牛李党争便是这样的产物。
讨论牛李党争的起因,离不开两场科举考试。第一场科举考试发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这年四月,唐宪宗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以户部侍郎杨于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等为考策官。在众多考生中,伊阙尉牛僧孺、陆浑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脱颖而出,他们无所回避,指陈时政之失,得到了韦贯之的赞许,因此被韦贯之署为上第。随后,唐宪宗让翰林学士裴垍和王涯覆策,核实本次考试是否属实,裴垍和王涯经过复查后,均表示认同。紧接着,唐宪宗让有司优先安排牛僧孺等三人。
这时,宰相李吉甫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对牛僧孺等三人直言自己的不足大为光火,哭着向唐宪宗表达自己的不满后,认为皇甫湜是王涯的外甥,王涯却在覆策前不提前说明,有包庇亲属的嫌疑;裴垍附从王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于是,一次普通的考试经过李吉甫的抱怨后,成了大臣结党作弊的结果。科场作弊的性质严重,唐宪宗不敢怠慢,随即把两位考策官杨于陵、韦贯之和两位覆策官王涯、裴垍全部贬官,牛僧孺等三人光明的前程亦随之消失。
转眼13年过去了,来到了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此时,宰相李吉甫已经去世,牛僧孺和李宗闵的仕途也大有起色。这年四月,又一场决定很多人仕途的科举考试开始了。唐穆宗以右补阙杨汝士、礼部侍郎钱徽为考策官。考试开始前,前宰相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等纷纷向钱徽打招呼,希望钱徽能安排自己的人中进士。
等榜单出来后,段文昌和李绅大失所望:他们推荐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中进士的。中进士的人有:郑朗——谏议大夫郑覃的弟弟;裴譔——前宰相裴度的儿子;苏巢——李宗闵的女婿;杨殷士——杨汝士的弟弟。段文昌和李绅愤慨不已,于是,段文昌出面,向唐穆宗告发这次考试不公平,所录取的进士没一个真才实学,全是靠关系中进士的。唐穆宗向自己宠信的三位翰林学士李德裕、李绅、元稹询问事情是否属实,李德裕等三人异口同声,全部支持段文昌,随后,唐穆宗让中书舍人王起和白居易覆策,结果证明段文昌所言确实属实。于是,唐穆宗把钱徽、李宗闵、杨汝士全部贬官,作为惩罚。
这两场考试涉及的人员很多,令人眼花缭乱,李宗闵是唯一一个两次受到牵连的人物,元和三年那场考试,他遭到李吉甫的反对,长庆元年那场考试,他又遭到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的反对。从此,李宗闵和李德裕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两人各自拉拢党羽,展开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政治斗争。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