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诗描写了怎样的心境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新闻阁历史事件栏目为您提供中国历史、历史故事、世界历史、历史人物、历史图片、考古发现、野史趣闻等一系列的历史相关内容。

黄巢的诗

目前关于黄巢流传较广的诗有三首,分别为《题菊花》、《不第后赋菊》和《自题像》。这三首诗在时间上有递进的关系,从黄巢的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描写了黄巢在不同时期的心境的变化。

黄巢画像

《题菊花》是在他在青年的时候写的一首诗,这时候的他豪情万丈、雄心勃勃,彰显出他青年时的豪情壮志。这首诗是他第一首为菊花写的诗句,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菊花,对菊花的命运的不公表示同情,又想要帮助菊花摆脱这种命运。

《不第后赋菊》是在他生活遭遇很大变故之后写的诗句,自己的屡试不第,生意遭到破产,生活颠沛流离等各种变故,使他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了很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将自己比喻成一朵菊花,想要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想要跟命运进行对抗。之后唐朝末年便有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搏杀,血雨腥风遍布了整个大地,黄巢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这句诗中的“我花”,套用现代版本的理解就是广大农民群众。黄巢抛弃了富家子弟和知识分子的头衔,他成为了农民群众起义的领袖人物,他浑身充满杀气,并且蔑视一切,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就随之横空出世了。这场农民起义长达十年之久,建立了农民的政权,多历史的推进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自题像》是他晚年所写的诗句,诗中表现出一种淡定自若的儒家风范,虽然也有人怀疑不是他亲手写的。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在众多的苦难之中最大的人间悲剧就是吃人,而在历史上发生这种人间悲剧的事情却经常发生,尤其是唐末年间黄巢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由于当时军队粮食的匮乏导致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

黄巢像

以黄巢为首的起义军,在起义失败的前夕在围攻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维持兵队的战斗力,采用过机械化的方式将人磨成肉酱来充当军队的粮食,同时也创造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记录。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可怕的事情,是中国之最,同时也是世界之最。按照历史的教科书上来看,黄巢是农民兵起义的领袖人物,他的起义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事物的探讨应该需要用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因为他推进了时代的进步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位“伟大”的起义军领袖,在对普通老百姓的杀害方式上来看是许多历史上的人物所望尘莫及的,他的食人手段太过于残暴。

到底黄巢在围攻陈州的期间,吃了多少人历史中并没有明确地记载,也已经无法进行统计。但是有据古书记载,在黄巢围攻陈州的一年的时间里,黄巢军队俘虏陈州周边的百姓来当做食物,每天杀掉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他们把抓来的百姓放入石臼中,然后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合着百姓的骨头一同吃掉。一天时间内就要杀掉好几千的百姓,再粗略地计算一下一年的时间里要杀掉的百姓数量,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黄巢之谜

迄今为止,黄巢的死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新唐书》上所记载黄巢是自刎而死,但在《旧唐书》上说黄巢是死在别人的刀下,甚至还有人说黄巢在战败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削发为僧,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那么,到底黄巢是怎样死去的呢?让我们一一来做分析。

黄巢画像

对于黄巢死于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观点。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的记载,说黄巢是被时溥所引诱的起义军中的某个将领所杀,但是这又跟尚让杀死黄巢产生了分歧。因为从时间上推断,那时候尚让已经投降朝廷,时溥也不会再去引诱拉拢尚让,再则黄巢也不会对早已背叛的尚让没有防备,所以这个不可信。但是崔致远的文字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他与黄巢处于一个时代,可信度比较高。因此,可以推断出黄巢确实被他人所杀,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关于黄巢的死敦煌残卷上的记载不太可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黄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进行了相同的记载,相信这个记载不会有太大的差错。而且肃州离泰州相差甚远,肃州的官员是如何得知黄巢被尚让所杀呢?所以这点不可取。

但是,又有许多宋人在笔记中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削发为僧,隐姓埋名。但是,试想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经历了数十年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涯后,怎会甘于隐姓埋名,看似荣辱不惊呢?而且他是一个非常狂妄、固执的人,他怎会苟活于世上?因此,这种说法只是想给历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纱罢了。


 

黄巢造巨舂磨碎人肉当军粮

根据历史书教科书上所说,黄巢是一名优秀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起义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灭亡,是为人歌颂的对象。但是事实上,这位称要为百姓谋福利的领袖,在对待百姓的手段上可谓是让人胆战心惊,他的食人手段是任何一个屠夫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黄巢画像

中和元年,黄巢带领起义军攻入了长安,推翻了唐朝的政权。广明元年,黄巢自立为王,建立了大齐政权。

后来,在与唐军的战争中战败,同时又听闻自己信任的手下孟楷被遇害,非常生气,发誓一定要为孟楷报仇,之后又进攻陈州。在他包围陈州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应付军队的军粮问题,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于是便下令抓百姓来当作军饷,造了无数台巨舂磨来磨碎人肉,数台机器同时开工,成为了供应军队的粮食作坊,在陈州周围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抓来充当军粮,放入巨舂中,因此又称此地为“捣磨寨”。在黄巢围攻陈州的三百天左右,吃点的人有好几十万人。陈州的老百姓吃完了,他们便选择别的地方进行原料的收集,纵兵四处侵掠,从河南、徐州、邓州等十州对百姓进行俘虏。

黄巢起义军所采用的机械化的杀人方式,将活人进行捣碎,把人肉当军队的粮食,供应围城的军队,来保证他们的战斗力,这种规模和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像黄巢这样的恶性,是人性灭绝的屠杀。

黄巢盗墓

在众多的历史记载的盗墓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挖掘坟墓事件最多的是发生在乱世的时候,历史上发生盗墓的最多的时候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那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会出英雄豪杰,同时也会出现盗墓之人。

黄巢画像

黄巢的出现就是处于乱世,黄巢虽然能文能武,也粗略了解一些笔墨,但是对于盗墓还是一个门外汉。由于没有盗墓的常识,再加上自己身边也没有几个是有文化的兄弟,不少坟墓被他们挖掘但是却没有并打开,所以众人称黄巢为最愚蠢的盗墓者。

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由于甚得民心,所以他们的义军队伍不断地壮大。在之后,攻占了很多的地方,杀死了众多的官吏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在公元880年黄巢在长安城为低,建立农民政权。在黄巢军队前期,黄巢声称“整众而行。不剽财货”,那么他那么大的队伍的粮饷是从哪里来的呢?其中盗墓就是他的财路之一。

黄巢被盗墓史上记录在册是因为他所盗的墓都是重量级的。他挖掘过秦始皇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以及武则天与吏治合葬的墓乾陵。

但由于他没有盗墓的知识,所以很多墓都没有开。其中,乾陵就是没开之一。在历史文字的记载中,黄巢在挖掘乾陵时动用了40万的起义军,在梁山的西侧进行开挖,当时都快挖掉半座梁山,但最终还只挖出了“黄巢沟”。因此,乾陵躲过了一劫,至今仍保存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11 字。

转载请注明: 黄巢的诗描写了怎样的心境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