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是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尤其是在后期战争逐渐明朗的时候,国民党军的有些高级将领就开始投诚,反水,为的就是减少人们的痛苦,让黎明的曙光快点到来。
今天历史漫谈君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位开国上将,他们曾是蒋介石的大将,枪口曾经对准了我军,但是后来他们都放下了枪,成为了我党的朋友。他们的名字是陈明仁、陶峙岳与董其武。
陈明仁,号子良,1903年出生于湖南洪源乡,他是黄埔军校的元老级人物,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及主席等职务,有“虎将赤子”之称。
▲陈明仁
陈明仁正如他的名字和字号一样,他又“明”又“仁”又“良”,最终弃暗投诚,成为了起义将领,带领他的部队走向了光明。
陈明仁在战斗中非常勇猛,曾经亲自担任敢死队队长,手里拿着枪,腰里别着手榴弹,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的向前冲。尤其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的非常勇猛。
1926年,在蒋介石、白崇禧与孙传芳的战斗中,蒋介石处于被包围的被动局面之中。陈明仁不畏艰难,轻装上阵,指挥部队缓解了危局,从此被蒋介石另眼相看。
日本投降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派到了上海、南京等地担任卫戍工作。1944年,陈明仁率部参加了滇西中缅边境的战役,此时作为军长的他给日军以重创。他打出了民族气节,打出了豪气。
在1949年6月,我军包围长沙。7月,陈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绥靖总司令兼保安司令一职。在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8月,陈明仁与程潜等人在湖南长沙宣布起义。
▲蒋介石与陈明仁
这样我军不用一兵一炮,避免了战争的发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而这份功劳就是陈明仁的,他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
在1955年9月,在授军衔的时候,祖国当然不会忘了他们。陈明仁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获得一级解放军勋章。
1974年5月,陈明仁因癌症去世,享年71岁。
陶峙岳,号岷毓,1892年出生于湖南宁乡县。曾经历任师长、军长、司令等职务。
▲陶峙岳
陶峙岳从小家庭条件好,非常聪明好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觉得弃笔从戎是最好的选择,先后考入了陆军第三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时加入了同盟会。在这段时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同样有革命理想的人一起参加革命活动。
后来陶峙岳在与军阀张敬尧、吴佩孚累中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勇猛,指挥才能非常出众,被提拔,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但由于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也经常遭到排斥。
在抗日战争中,作为军长的陶峙岳带领官兵奋勇杀敌,面对敌人毫不胆怯,顽强抵抗,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美誉。
▲陶峙岳(中)
1949年9月25日,作为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以大局为重,响应了我党的号召,和平起义。他发布通电,新疆得到和平解放。
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一级解放勋章,1989年12月在长沙病逝,享年90岁。
董其武,于1899年出生于山西河津县的一个贫苦人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董其武小时候特别懂事,帮助父母干活,孝敬父母。
虽然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他的父母特别注重孩子之后的发展,所以支持孩子读书。董其武小时候在条件较好的外婆家生活学习了数年,在大舅办的私塾里读书。他曾写了两句话自勉:
“璞玉藏石,何日得逢卞和氏;干将浮土,几时得遇茂仙翁?”
▲董其武
后来,董其武读了很多书,并以三个单科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斌业中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被保送进入斌业专门学校。再后来,他弃笔从戎,考入了学兵团,又参加北伐,最后到了傅作义的麾下效力。
董其武在抗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1933年,在北平东的怀柔县阻击日军的战斗中,董其武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带领士兵浴血奋战15个小时,阻击了日军十次的进攻。
1936年,在绥远展开的红格尔图战役,就是董其武指挥的。他不但打下了一架敌机,而且还粉碎了日军的指挥部,使得日军处于无首领的混乱状态。在忻口作战中,董其武受伤,简单包扎后,仍继续指挥作战。
当时,毛主席称绥远抗战为“全国抗战之先声”,派南汉宸携其亲笔贺信及绣有“为国御侮”的锦旗表示慰问。
▲董其武与家人
1949年9月,时任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的董其武,通电宣布绥远省和平解放。
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在国家命运,民族大义面前,蒋介石的三员大将陈明仁、陶峙岳和董其武,选择率部起义,弃暗投明,可谓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他们正如傅作义一样宣布起义一样,为祖国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被人民所称颂。
(文/历史漫谈君 一江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漫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