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拿得起”还要“放得下”

由 童艳红 发布于 经典

  【冲刺,高考生】   

作者:鹿永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钱红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高考在即,让孩子尽可能轻装上阵、正常发挥,家长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有意识地让高考这段不平常的日子过得大致如平常。

对家长来说,常犯的错误大致有三。

一是所有相关事项,不分主次,一律严阵以待、高度紧张。进入高考的最后一段时间,很多家长对于高考相关的事务不分轻重,甚至一律重视过度。不管是准考证和考场地点、考试时间,还是饮食起居,无论是去考试的路线还是考试期间天气变化,统统如临大敌,结果使得学生在高考期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打破家庭关系大致健康的平衡系统,形成新的情感冲击漩涡。每个家庭都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各有特色的父母分工、亲子关系等平衡系统。这样的平衡系统如果在高考这段时光被有意识地打破,往往会造成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之间的情感冲击波,这样的冲击波一般来说对学生的心理稳定有害而无益。

三是阻断高考学生相对健康的身心平衡,让学生的减压系统运转失灵。每个18岁左右的学生个体,大致形成了自我调节的身心平衡系统。这样的系统,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如果在高考前打破了,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减压无方、释放无门,压力山大。

解决以上三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将高考相关事项分成重要、较重要和一般三类,区别对待,错落有致。高考重要,但是保证高考正常进行,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能出错的事项并不多,无非是考试证件、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只要把握好这个底线,再加上注意防疫安全,就能够正常参加今年的高考。当然,学生的饮食起居、睡眠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状态,但这并非绝对,可能远远不如学生心态放松更重要。至于高考期间的穿衣打扮、文具精美与否、早到考场多少时间,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可以说,在一些并非重要的事情上平常心视之,出点小纰漏让人哈哈一笑,反而能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

二是让大致健康的家庭关系细节保持常态,不让孩子增加情感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和适度关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动力,这个功夫主要体现在平常,而非在高考期间临时抱佛脚。比如说,如果父母二人的分工是母亲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关注比较多,父亲关注比较少,那么在高考期间父亲就不要刻意在表面上多关心孩子。可能有些父亲以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平时不露面的父亲冲在前线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得到更多的情感能量。在现实生活中不排除产生这种效果的可能性,但是更大的可能是父亲过于功利的短期情感投入让孩子难以形成内心的情感正向反馈,反倒触发子女情感上的纠结与不快,产生抵触情绪和负面反应。

三是保持大致健康的生活节奏,让适度的体育与娱乐为高考减压。如果你平时保持着一定频率的体育运动,在高考前后和期间建议适度保持。如果平时以娱乐和其他的方式放松身心,也建议大致保持。这样的放松看上去会挤占复习功课的宝贵时间,但可以让考生的考试疲劳得以缓解和去除,其综合效果往往远胜于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功课复习式的备考。

高考毕竟是高考,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这是“拿得起”的功夫。与此同时,不将高考变成像走钢丝、跨悬崖那样的事情,这是“放得下”的功夫。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的家长,让不平常的高考时光过得大致如平常,向子女传递的是郑重又从容、投入又放松的自信与坦然,是对高考学子的最大支持与帮助,也有利于学子们面对随后等待出成绩的时光,更有利于这些芳华少年一生的成长。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5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