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话说某一年,小学生的语文本中,来了一位故人。这位故人小学生自然不识,——每次拿到手里的教材,课文都是新的。但老师和家长和家长却不同了,老师的感觉是,咦,你怎么又回来了?而家长看到它的感受却是,天呐,你居然还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从课文中消失了很多年,没有人知道它当初为什么离开,毕竟离开的也不止它一个,可大家都知道它为什么回来,因为教材变了。
在新教材出来之前,语文教材版本众多,其中小学有12个版本,初中有8个版本。这些版本大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选了很多现当代的文章。这不能说不好,但不注意甄别,就容易走偏,很多人就反映,在某些版本的教材中,外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多,而且国外的都是好孩子,中国的都是问题学生,甚至于教材还讲国外的神话,然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却在教材中没有位置。
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篇。
然而,课文还是那篇课文,时代却变了。这些年,新的语文教材被网友们按上了放大镜,大家不允许现在的教材,有一点点的逻辑或虚假问题。
比如说,《爱迪生救妈妈》被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也删了。不仅仅如此,即使是古代的经典,同样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比如说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那羿是怎么蹚的呢?
同样是二年级课文,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寒号鸟》,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寒号鸟》是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它就被长期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寒号鸟”是一只鸟,也曾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认知。
然而,在最新的统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寒号鸟的配图,已被修正为一只栖居于岩洞中的啮齿类动物。
可能,新的编书者也是忌惮于大家的“吹毛求疵”,在选入这篇课文之前,做了很多的考证工作,于是,寒号鸟就有了这样一个形象,确切地说,它已经不是鸟了,百科有记录,寒号鸟其实是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虫。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可这样就正确了吗?这种从现实中找依据,再反推到原文的做法,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就好比很多人质疑吴承恩是不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一样,你不能说,只要在典籍史料中,有写过《西游记》的,就一定是那篇神魔小说,它难道就不能是一本地理游记?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复齿鼯鼠有个别称叫寒号虫,就认定它就是这篇传说中的主人公。
传说中的“寒号鸟”,真的是鸟。
我们熟知的“寒号鸟故事”源于元代人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里的一段记载。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彀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细读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寒号鸟在夏天长着茂盛的五色羽毛,冬天几乎全部脱光形同赤裸。是最美的时候“凤凰都不如它”的一种鸟, 而不必是必须有现实对应的啮齿类哺乳动物“复齿鼯鼠”。
因为,复齿鼯鼠不漂亮,但是筑巢。
而寒号鸟漂亮,却不筑巢。
没有必要因为同一个别称,而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这样修改的话,从情感上我们都不一定是能接受的,我们记忆中的寒号鸟,是一种美若凤凰的小鸟,就像我们记忆中的青春一般,即使它最后冻死,也不是因为它丑陋,只是因为它懒而已。
而现在,你告诉我它是指状若松鼠的小动物,别说我们不接受,你觉得文中的喜鹊又能接受吗?一只喜鹊为什么要和一只“松鼠”纠缠不清呢?它们是同类吗?
其实,这一切的修改,只是因为,寒号鸟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的原型,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可传说中的动物,就一定要这样修改吗?把貌似凤凰的小鸟,改为一只“小松鼠”?
这就像《大话西游》中的青霞变成猪八戒,还不停地催问至尊宝,“你还爱我吗?”
再者说了,凤凰不同样是传说中的鸟,如果它出现在教材,也要找出对应的原型吗?哪怕到时候,它是另一种哺乳动物也在所不惜?
这样修改,倒不如在注释中大大方方承认,寒号鸟只是传说中的小鸟好了,而且是身披五彩衣的小鸟。如果非要把主角换成复齿鼯鼠,那还不如这篇课文不回来呢。
真的,回来了毁童年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