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雍正朝最严重的“文字狱”——“曾静逆反案”爆发,曾静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并将雍正皇帝编排成一个“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的昏君形象;甚至提出了“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的理论,不承认清朝的正统统治。
除此之外,曾静等人谴责雍正皇帝的另一项罪名——“霸嫂为妃”,惹得天下哗然。
按照曾静等人的说法,雍正二年,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病逝,雍正皇帝便借故将其侧福晋李佳氏,也就是理郡王弘皙的生母单独接入宫中“奉养”,实则是“将二爷的妃嫔收纳为妃了”。
对于曾静等人的说法,雍正皇帝曾经在《大义觉迷录》中给出了明确回应。废太子胤礽病逝以后,雍正皇帝曾经专门降旨询问其遗孀“若有仍愿居宫中者,悉如圣祖皇帝之老妃居守寿宫之例”,接入宫中奉养。恰好,废太子胤礽的侧福晋李佳氏愿意居住宫中,雍正皇帝便“令其另居别宫,厚加廪给以赡养之”。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并没有“霸嫂为妃”,而是将其接入宫中,精心奉养,应该是“皇上加恩密亲王宫人之盛德”,曾静之言纯属诽谤。
曾静剧照
只不过,雍正皇帝的说法可信吗?
历史真相可能会让您失望,雍正皇帝说谎了!
第一条证据: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对李佳氏的安排雍正皇帝登基后,迅速被“继位不法”的负面舆论包裹,为了塑造正面形象,尽可能地争取皇室宗亲的支持和拥护,雍正皇帝对待被圈禁于咸安宫的废太子胤礽,可谓“厚恩盛德、皇恩浩荡”。
雍正二年,废太子胤礽病逝的次日,雍正皇帝便颁发谕旨:
弘晳之母奉侍二阿哥有年,人甚淳谨,着封理亲王侧福晋,令居弘皙府第,弘皙尽心孝养。
“弘皙之母”,即为废太子胤礽的侧福晋李佳氏。也就是说,早在胤礽病逝之初,雍正皇帝便将李佳氏册封为侧福晋,并命其子弘皙将其奉养于府邸。
对于废太子胤礽其他的福晋、侍妾等,雍正皇帝也给出了具体的安排决定:
曾生有子女者,可听其子女奉养;也可随侧福晋李佳氏居住。如果既不愿随子女生活,也不愿随侧福晋李佳氏生活,则另给居所居住,“丰其衣食、以终余年”。
也就是说,李佳氏早就随其子弘皙居住,已是最佳归宿,根本不需要雍正皇帝将其接入宫中“奉养”。所以,雍正皇帝将李佳氏接入宫中,并非援引圣祖康熙爷之“老妃居守寿宫奉养”的先例,而是强行迎入宫中,更可能是强占为妃。
第二条证据:废太子胤礽的病逝太过蹊跷废太子胤礽病逝于雍正二年十二月,时年51岁。清朝官方文献对于胤礽病逝的记载,十分简单,仅有短短的十几个字——“二阿哥允礽薨,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谥曰密”。病逝原因,详细过程,一概不知。
可根据《爱新觉罗宗谱》的记载,废太子胤礽的最后一个孩子——第十二子弘晥,出生于雍正二年九月,距离胤礽病逝仅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废太子胤礽在雍正二年仍然具备生育能力,根本没有快要病逝的迹象。所以,废太子胤礽属于非正常死亡。
就此来看,雍正皇帝当初用以强调自己厚待废太子胤礽的具体做法——“虽屡有赏赐,皆未言及朕所颁赐,惟交与总管太监传送”,也并非不想让废太子跪拜叩谢,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毒杀,或许是最合理的解释。
胤礽病逝第二日,雍正皇帝便急匆匆的专门下旨安排其侧福晋李佳氏的赡养问题,却在背地里强行将李佳氏接入宫中“奉养”,目的所在,一目了然。
第三条证据:雍正皇帝对待弘皙的“皇恩”太过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十四日,雍正皇帝便命礼部准备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的郡王册封礼;十二月十一日,弘皙正式被册封为理郡王,成为雍正皇帝子侄辈获得王爵册封的唯一人。
就算是雍正皇帝打算以厚待废太子胤礽的方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争取皇室宗亲的支持和拥护,但也不至于在康熙皇帝驾崩第二天如此紧张的时刻,为弘皙准备册封礼吧!
雍正八年,雍正皇帝又特别册封理郡王弘晳承袭其生父允礽的和硕理亲王王爵,成为同辈中爵位最高等级者,而此时雍正皇帝的亲生子弘历和弘昼,尚没有获封任何爵位。此等恩宠,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不管怎么说,弘皙的生父——胤礽也是康熙朝获罪被废的太子,是雍正皇帝真正意义上的政敌啊!
更令人费解的是弘皙对于雍正皇帝的称呼。《清实录·世宗实录》记载有弘皙的一份奏折:
仰蒙皇父之恩授封为王,因臣子弟众多,皇父又思虑周详,赏赐一年给养。臣弘皙全仰赖皇父养育之恩而生存。
注意弘皙对雍正皇帝的称呼——“皇父”,其亲密程度远胜于顺治皇帝称呼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这种称呼,必然得到过雍正皇帝的同意,或者这本就是雍正皇帝的要求。就此来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生母——孝庄太后的关系,应该就是雍正皇帝和弘皙生母李佳氏的关系。
所以,曾静等人对雍正皇帝“霸嫂为妃”的罪名认定,并非诬告,而是有着真凭实据的指责。时为侍妾的李佳氏,虽然地位低下,但却为废太子胤礽接连生育了长子、次子和长女、次女,这说明李佳氏绝非姿色平庸的寻常女子,而是能够吸引男性甚至惹得男性迷醉的俏丽女子。所谓,“食色,性也”,如此女子能让雍正皇帝费尽心思的“强纳为妃”,也属正常。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大义觉迷录》、《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