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知县,名叫袁崇焕,因崇尚兵法他自荐到边关任职,并立下军令状,保证5年荡平后金,没想到他的人生,并没有按照预定的轨迹行使。
袁崇焕35岁中进士,当了一名知县,他工作之余喜欢与人讨论兵法,后来调到边关任职,多次打败后金的入侵,却因遭到魏忠贤的妒忌,索性辞官回乡种地。
公元1627年,16岁的朱由检登基,世称崇祯帝。一个月后,年轻的他铲除了大太监魏忠贤。
此时明朝既要对付内地流贼,又要防范努尔哈赤的入侵,而皇上尚且年幼,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失控局面。
袁崇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被委以重任。
袁崇焕曾与努尔哈赤,皇太极有过正面交锋,并赢得宁远,宁锦两场战役,因此他非常熟悉辽东战况,朝廷认可他镇守边关的能力,他被视为明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1628年7月,赋闲9个月的袁崇焕回京向崇祯陈述兵事,他立下军令状,只要朝廷的军队将领归他调遣安排,五年之内一定荡平后金。朱由检因此对他大加赞赏,任他为辽东总兵,赐他尚方宝剑。
袁崇焕早些年戍守边关,就被魏忠贤等大臣猜忌,这次他又身处边关,手握重兵,天高皇帝远,因此他不得不提防朝廷大臣那些无中生有的诽谤。
1629年袁崇焕平定宁远军变,将宁远、锦州合为一镇,并极力向崇祯举荐自己的三员大将,声称未来五年他们定会协助自己复辽,如果五年后没有实现目标,他亲手斩杀这三人,自己以死谢罪!
袁崇焕又一次向崇祯夸海口!
年轻的崇祯急于求成,不仅答应了他的要求,还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赐他蟒衣银币。
袁崇焕驻守宁远时,在他的东边有另一位将领手握20万大军与他隔海相望,此人便是毛文龙。
毛文龙的军队大都是一些落难的辽民,此时朝廷缺钱少粮,还要养着这20万大军,袁崇焕认为东江地理位置一般,又要消耗这么多军饷,于是上书朝廷希望派人监管毛文龙。
毛文龙又不是吃素的人,你袁崇焕这么做无非想掣肘。他们互不相让,为此争吵不休。
袁崇焕一怒之下将毛文龙绑起来,给毛文龙列了十二条罪状,手持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了,并将他的军队收编了。崇祯对此有些不满,但也奈何不了袁崇焕。
就在毛文龙被杀不久,皇太极趁机率领数十万清兵入关,攻打京城,这下把崇祯吓得屁滚尿流。袁崇焕闻讯后,带着祖大寿、何可刚赶来救驾,最终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
后来查明,皇太极是从刘策管辖的关口进来的,而袁崇焕千里迢迢赶来救驾,自然有功无罪。
正在此时,有两个被俘的太监从清营逃回京城,谣传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内应”,一时间,贪官奸党大进谗言,诽谤袁崇焕放清兵入关。年幼无知的崇祯听信谗言,将袁崇治罪。
1630年8月,崇祯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
袁崇焕之死,怎一个“惨烈”了得!
袁崇焕临刑前面无惧色,慷慨坦荡,留下著名诗句“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作为抗清名将,他临死前仍存保家卫国之心,可谓大义凛然,精忠报国。
可当今很多人评价袁崇焕是“卖国求荣”“大奸大恶”之人,理由不外乎“擅杀毛文龙”“与清廷议和”,试想一下,如果袁崇焕卖国,为何使敌军难得边关寸土?
如果说袁崇焕杀毛文龙罪不可赦,为何不在他杀毛文龙的第一时间就治罪?如果说他纵敌入关,但是清军入关的地点又不是袁崇焕的防区,而且他还亲自救驾,有功无罪啊?
袁崇焕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人说袁崇焕刚愎跋扈,但他作为边关大臣,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即使有越权,也罪不至死,更不应该遭万世唾骂。
袁崇焕从知县转任督师,他不怕死,但有些轻浮,为了大明知难而上,为国抗敌,最后鞠躬尽瘁。当初他督师蓟辽的时候,无人挡得住他,所以后来皇太极才选择绕道偷袭京师。
袁崇焕一生犯错不少,但最致命的是斩杀毛文龙。他杀了毛文龙之后,清兵数十万分道入关,直逼京师,虽然他解了京师之围,但朝中大臣和崇祯认为他“付托不效,专恃欺隐”,这是实情,所以崇祯想要处死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参考资料:
[1]《明史·袁崇焕传》
[2]《被冤杀的袁崇焕,别再冤评!》—— 璞如子
[3]《石匮书后集》——明·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