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目很奇特,对于普通学生,
提分比较困难,但是考低分也没那么容易。
阅读题真的占很大的分值!
如何搞定古诗文阅读?
1、古代诗歌阅读需要:掌握“套路”
1.某字或某词的手法,分析
2.整体或者单句的意境
3.分析描写手法,分析诗人情感寄托等类别
寻找重点词
高三会遇到很多很好的例题。不要犹豫,抄下来。
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有些高考题目就是原原本本地从里面抄出来的。
然后把标准答案对着上面的模板看一遍,然后自己琢磨一下。
所以平时训练时自己分析,形成自己的答案。
条理清晰,分条作答
2、文言文阅读:重点考察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地位很重
从这些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无非两种文体,
一是人物传记,一是散文。
· 人物传记
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最初任职情况
人物的主要事迹:
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权利。
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人物与之关系,处理后的影响等等。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 散文类文言文
古代散文主要有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散文等
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
基本散文类文言文,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描写。
表达方式。
散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方法
1、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
2、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白描、虚实。
3、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4、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
5、与材料结构关系有关的:比兴、对比、衬托、映衬、象征、拟人···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点题、开头、过渡、层次、照应等。
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调整。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 凭借文段大意断句
比如对“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一段进行断句,
粗读一遍可知文段所涉及的人物有“昔人”及其妻、其子,
文段所讲的事件是:“昔人”身上发痒,叫他的儿子、妻子搔痒,可他们总搔不到痒处,
于是这个人自己伸手去搔,结果一下子就解决了。
理解意思后再断句就容易多了,
最后断句为: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
· 根据对称词语断句
古汉语讲究句式对称,断句时,
可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词语或句式,
以便利用这些对称词语或句式加以断句。
· 找出谓语成分断句
一般来说,只要找准了一句话的谓语,
弄清其主语,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判定该句的意思。
· 依靠特殊标志断句
这里的“特殊标志”,主要指某些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
①用于句首的“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盖、惟”等,这些虚词之前往往可以断开。
②用于句末的“矣、焉、乎、也、耶、欤、哉、耳、者也”等,这些虚词之后往往可以断开。
文言固定句式,如“……者,……也”等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3、搞定语言文字运用20分
成语运用
病句
句子表达
如何搞定现代文阅读
1、对于内容理解类题目
常见的提问方式:
根据材料/文章内容或者根据原文理解,以下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于.....赏析,以下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以下几类词:
①年代时间、数据;
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关键、最、部分、凡、全、仅仅、几乎等;
③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等;
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
如下方例子:
这是一个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其实都是选择题,
考察文字的理解能力,把问题很多同学答案正确率不高。
论述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
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
分析什么呢?
考察分析在句意上是否
考察分析结构上是否
如何来做?有以下几个步骤:
找不同
一句一句来找,选出文中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第一句:《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
第二句:所以尽管很重要
第三句: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提问题
因为原文没有说“所以尽管很重要”,提问:这三本书到底重要吗?
回原文找出答案。
重要文献的编写大都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而《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用六寸,并非是重要的文献。
严格按照这三个步骤。轻松搞定论述类题目。
2、作用/效果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
1、以……标题/开头/结尾/布局,有什么作用/艺术效果?
2、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理解文章的思路。
4、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注意:解答这类题,要积累答题术语,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
如何回答:
a、点明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照应题目;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充实内容。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强化作者情感。
b、指出在“思想内容上”的作用:
联系本句的含义。
突出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联系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3、含义修辞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
1、说明……词/句子的含义?
2、……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积累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
描绘类:生动、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突出强调、凝练集中,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增强语气,强调、强化,主要有反问和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