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跌势已成常态,在年轻消费群体和新消费需求共同刺激之下,车市涌现不少有趣的现象。日系销量大涨,隐隐有和德系平分秋色的势头;国产车降价也挡不住下跌,不便宜的日系车或者是涨价的雷克萨斯ES,终端一样抢手;几万的车卖不过小几千,几十万的车月销量屡屡大几千。
其实仔细看看,比起存在感越来越低的韩系和美系,就国产和日系德系而言,车市遇冷,受波动和影响最为明显的只剩国产车,大众10月月销37万的销量,畅销依旧,日系车型销量稳健上涨,集体向上。只有国产车,从SUV榜单中占比和排名销量都有明显的下滑。看到这一现象真的不仅让人深思,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产车还是比不过德系和日系?到底差在哪?为什么一旦外界有波动,国产品牌销量就受波及?
其实差距一目了然,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存在于动力总成方面,始终有不小的差距有待追赶。要从技术层面,奇瑞、长安等车企的现有技术,热效率数值的确跻身国际一流水准,但是从稳定性和多样化层面来看,还有待完善和加强。宝骏至今一款1.5T发动机搭载在旗下众多车型之上,奇瑞一款E4T15B系列的1.5T发动机也是卖了好几年,从高到低均有搭载,车型凸显不出档次,低端产品也拉不开差距。选择单一,容易引起消费者视觉疲劳。只能通过对外观进行重置来博取更大市场,这一点也比较有效。
还有的差距就体现在应变能力上,德系和日系为了下行的车市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车型相继改款换代,观察等待期较短,上市很快就会重回巅峰水平,备受消费者认可。但是国产车更多的改动就是在外部,比如加上溜背造型、双联屏设计、车联网功能,的堆砌车市的热点,从价格上做手脚,从空间上找优势,真正核心部件的改动少之又少,但显然这种改动带来的性价比已经不被认可了。消费者买不买单,从销量就能看出来。
差在延续性。到现在关于国产车质量差,稳定可靠性表现不佳的言论依旧,究竟国产车差在哪?其实是延续性,试想一款轩逸都卖了60多年,有14代车型的演变,和国产车的发展历史不相上下,国产车很少有几代几代的车型产品,和日系德系一款车能卖半个世纪,给人的感受绝对不是一个level,必然会对日系和德系的稳定性表现有加分效果,而延续性较差的国产车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不够可靠。当然车型本身的小毛病和小缺陷也一定程度上会拉低车型的口碑表现,进一步影响国产车关于稳定可靠性的市场反馈。
尤其是现如今德系日系的车型售价不断下探,产品布局也更加完善健全,6万多的VS3和8万多的VS5都来了,和国产车有不小的重叠区间,给国产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未来随着架构的进一步完善,这份差距还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