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21日首次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出席联合国大会并作发言。拜登在发言中强调美国基于盟友和伙伴的外交政策愿景,继续推动基于维护国际规则的多边主义外交。而这套概念的核心,其实还是本届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多次提到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今年以来,已多次拿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来针对中国。例如,今年5月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就打着“维持世界秩序”的旗号,要求中国“遵守秩序”。他们公开声称,西方将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受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颠覆企图影响。实际上,给中国强行贴上“世界秩序破坏者”的标签,连一些西方专家都觉得太过牵强,他们认为,“中国并没有对西方世界的生存规则提出异议,只是简单地融入其中。”
笔者认为,世界秩序真正的破坏者不是中国,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如俄罗斯《观点报》网站此前刊发的《“俄罗斯的导师们”破坏国际政治》一文所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实施经济制裁、发动贸易战、摒弃多边外交原则,不正是公然摧毁世界秩序的基础吗?
我们不断强调“中国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就是针对美西方污名化中国的一种政治回应。我们所维护的世界秩序,主要是指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根基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不仅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建设者。在中国与世界秩序关系的问题上,维护者和建设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建设者”既是对“破坏者”的进一步反驳,同时又蕴含着“改革者”的定位。
把握这个二重性的统一,涉及对世界秩序两个维度的理解。从一般性的维度看,基于主权独立、各国平等原则的世界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从特殊性的维度看,西方所谓的“世界秩序”从来都是大国的专利。在他们的概念里,现存的世界秩序是美国主导、为了自己的利益构建起来的,这是西方动不动就提“世界秩序”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美国需要“世界秩序”这张牌的时候就打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视若无物或者踩在脚下。这就是美国眼中“世界秩序”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国际关系依然还在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在这个问题上,实践层面依然没有显现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全球抗疫的复杂现状就是最新的例证。
与维护者的身份相比,世界秩序建设者的身份更能准确表达中国之于世界的意义。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是新中国史的重要篇章。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是现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中国借助改革开放所实现的经济奇迹。的确,中国在新世纪之初融入了世界市场体系,有效利用了自由贸易原则获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我们不能抽象肯定所谓“受益者”的说法。一方面,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中,中国当时主要是依托自己庞大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构筑中国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因而付出了巨大、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资本来到中国,利润流向西方,中国的发展也在客观上支撑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延续和繁荣。正如不能抽象理解中国是现存世界秩序维护者一样,我们也不能抽象承认中国是现存世界秩序的受益者。
从现实看,作为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并表达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立场。西方不得不面对的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在客观上已经发生动摇,中国正成为新世界秩序的塑造性力量。需要澄清并声明的是,中国对现存世界秩序的影响,决非西方视野中所谓“不遵守秩序”的“破坏者”,而是对世界秩序中的不平等因素作出的规范性校正。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自己这一身份的强调,就是表达对正义的世界秩序的追求,就是对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这一历史使命的确认。
人类在取得前所未有巨大进步的同时,生存风险也前所未有地凸显。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就特别提到,正在扩展的新技术是一种“有可能将冲突推向人类无法控制或无法想象地步”的力量。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需要有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这涉及价值理念、建构方式和实践主体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与探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新世界秩序观的表达。在中国看来,新的世界秩序,决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中国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它应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构建应是一个和平的过程。(吴波,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