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变速箱与CVT变速箱手动模式,本质区别还是很大的,AT变速箱档位变换是通过切换不同齿比的齿轮完成。CVT换挡也是通过改变传动比来达到的,但是CVT变速箱减速并不是通过齿轮完成的,而且手动模式也只是模拟出来的档位。因此CVT变速箱手动模式是通过改变主动盘与从动盘直径来实现的。
两个变速箱虽然都具备手动模式、而且驾驶方法相同,但是内部原理确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看AT变速箱内部构造:
AT变速箱变速装置由行星齿轮组与换挡离合器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动力换挡,换挡时动力损失小没有间断。而换挡原理就是通过多组离合器片分合来控制行星齿轮组的工作方式,从而改变传动比实现换挡。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魔性,行星齿轮组由三个基本原价组成,齿圈、行星轮及支架、太阳轮。这三个原件组成一个行星排,其中齿圈的内齿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装在行星轮支架上,行星架固定时,行星齿轮可以自转,行星架没有外力时则行星齿轮与行星架一起绕太阳轮转动,这就是公转。同时行星齿轮的内端与太阳轮外齿啮合,因此只要改变其中一组齿轮的转速就可以改变另外两组齿轮的转速,因此可以获得不同的减速比。
例如主齿圈固定不动,太阳轮输入动力,作为主动轮,这时候行星架就是被动轮,这是一个减速组合,太阳轮输入动力、行星架输出动力,传动比在2.5-5之间。如果把动力输入输出改一下,行星架主动,太阳轮被动,这样的组合就是增速组合。太阳轮转速远远高于行星架转速。若果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依然是减速组合。可以看出来行星排可玩性高,因此通过多组离合器片控制不同的行星排就达到了换挡目的。
比起AT变速箱,CVT变速箱换挡原理更简单,实用。
CVT变速箱与AT变速箱前端基本是一样的,动力输入部分都采用了液力变矩器,不同的地方就是减速部分。CVT变速箱减速部分由主动轮、被动轮、链条组成,不需要复杂的齿轮组。
上图就是CVT无级变速的原理,主动轮与被动轮直径都是可以无级改变的,压紧机构对主动轮被动轮实施不同压力时,轮子的直径就会改变。因此换挡时只要控制压紧力来改变轮子的直径就可以了。例如低速挡时主动轮直径小于被动轮直径,高档位时主动轮直径大于被动轮直径。
因为两组滑轮直径可以随意改变的,因此理论上有N个传动比,N多的档位。CVT传动过于平顺,没有激情、反应速度慢,为了提高驾驶乐趣营造运动感、提高变速箱反应速度,有些厂家就人为的模拟几个档位,不同速比做上不同档位标记,换挡时可以直接锁定对应的传动比甚至可以营造出换挡顿挫感,其实这一切都是模拟出来的。